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工藝 >> 瀏覽相關信息

古稀之美——鈞瓷一線藝人王金合記略

2013/9/13 11:36:53 點擊數: 【字體:

古稀之美——鈞瓷一線藝人王金合記略
圖為工作中的王金合。呂超峰 攝

 
    一座煤燒倒焰窯前,質樸而莊嚴的開窯儀式后,窯門緩緩打開,一位老人戴著手套,小心翼翼地從窯內上方去掉匣缽,捧出一件名為《水滴瓶》的鈞瓷,端目凝視,翠綠色的釉色古樸厚重,一如其飽經風霜的臉。

  這是5月23日《人民日報》第10版,以《古窯里的傳承》為題,刊發的一幅大照片。照片中的主人公叫王金合,是禹州市神垕鎮天合爐鈞坊的掌門人,12月23日就要迎來自己的七十壽辰。

  人生七十古來稀。70歲的王金合,頭發斑白,臉上皺紋如刻,但聲音洪亮,步履輕松穩健。

  王金合是以燒制爐鈞聞名的。因為鈞瓷,他創造了兩個傳奇。

  先說第一個。王金合的爐鈞,盡管業內仍有不同的聲音,但有一點是共識:人家的爐鈞有個性!其釉彩或青綠綿綿,或桃腮粉紅,或金斑盈面,或紅綠交錯。件件作品釉彩滲化,熠熠生輝,頗似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與眾多窯口的作品放在一起,不消去看底款,一眼就能清晰地辨別,這是王金合的爐鈞。

  更重要的是,他還實現了爐鈞由爐窯燒到大窯燒的轉變。

  王金合燒制爐鈞純屬偶然。與所有鈞瓷藝人所走的道路大致相同,王金合16歲進入當時的國營瓷廠,盡管不在鈞瓷車間,但常年的浸潤,使其對鈞瓷自有一份獨特的情感。從20世紀70年代起,王金合就與妻兄楊富州在自己家中建了座窯爐,悄悄開始了鈞瓷的研燒。從小窯到大窯,從仿宋、仿清到現代鈞瓷的釉色研發,王金合做得風生水起。1989年6月,他在大窯中偶爾燒出一件名為《橄欖瓶》的鈞瓷,瓶體上色彩斑駁,詩意盎然,古樸渾厚,頗似傳統的爐鈞。就是這件色彩迥異的鈞瓷,勾起了王金合對傳統爐鈞的記憶。

  所謂爐鈞,原指在爐型窯中燒制的鈞瓷。從目前掌握的史料看,最早稱爐鈞的,是清雍正年間景德鎮官窯用烘爐仿燒的鈞瓷,史稱南方爐鈞。由清末神垕盧氏鈞瓷世家創燒的一種釉色獨特的鈞瓷也稱爐鈞,又稱北方爐鈞。傳統爐鈞以焦炭為燃料,用木制風箱或小型電動鼓風機強行助燃,在爐型窯中燒制。這種在極端火焰下燒出的作品,釉色古樸,豐滿沉穩,乳濁渾厚,五彩繽紛,是鈞瓷燒制中一朵分外艷麗的奇葩。

  新中國的鈞瓷燒造就是從恢復爐鈞開始的。但傳統爐鈞最大的問題是,每窯只能燒成一件或若干件,且在極端火焰下燒成,成品率極低,不適宜鈞瓷的普及和推廣。后來,老藝人們逐步將爐窯改為大窯,并進行了許多革新,開啟了現代鈞瓷的新時代。而爐鈞,隨著時代的推移,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既然能在大窯里燒出第一件,就一定能燒出第二件、第三件。這說明,爐鈞不僅能在爐窯中燒,也應該能在大窯中燒;不僅能用炭燒,也能用煤燒。這一偶然的發現,使王金合心中有了新的夢想。

  到了21世紀初,王金合在一座廢棄的廠房里建起一座容積為5立方米的倒焰式窯爐,并將自己的窯口取名“天合爐鈞坊”。

  王金合相信天人合一的力量。他認為,鈞瓷美麗的色彩就是自然造化與藝人努力的結晶。而他的努力,是要用大窯燒出小爐的效果,用煤燒出炭燒的效果。王金合在窯爐上改結構,在釉料上改配比,在燒成上尋規律,歷經磨礪,終成正果。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許昌網 2012-12-27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