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謝安:真名士,自風流(5)

2013/7/24 9:44:55 點擊數: 【字體:



    風流學養

  通常人們簡短的評價謝安,肯定會說他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而他另一面一些很重要的成就,常常容易被大家忘記。這另一面就是他的風流學養。

  1、書法家

  那是一個書法家的時代。不光王家,像謝家、桓家、庾家這些著名的高門,都是書法世家。謝安和大哥謝奕、堂兄謝尚并稱“三謝”,但是他們中間,以謝安的成就最高,王羲之一直稱他為——“解書人”。謝安最擅長行書,他的“尺牘”、信札,非常有名。雖然那時“二王”并稱,但后世的不少評論家認為他的書法成就在王獻之之上。南宋姜夔曾說:“《蘭亭集序》及右軍諸帖第一,謝安石大令諸帖次之,顏、柳、蘇、米,亦后世之可觀者”。他把謝安和顏真卿、柳公權、蘇軾、米芾相提并論。只可惜,謝安的書帖保存到今天的很少,能找到的也僅有幾幅了。

  2、琴家

  謝安是一位有造詣的琴家。孝武帝司馬曜就曾經親自到他府上,聽他彈琴。司馬曜看到謝家府前一株繁茂的大樹,感嘆說,這真是謝家的“寶樹”啊。據說后來謝家的“寶樹堂”正是由此而來。謝安用過的一把鳴琴被保存到齊代,齊竟陵王蕭子良在自家花園里宴請客人,頗為自豪地拿出了謝安的琴,欣然請人來演奏。

  3、評賞家

  這跟他在士林中的地位有關,因為他是那一代的“風流領袖”。于是就有“謝相一評,挫成美于千載”的現象了。無論是藝術品、還是人或是其他什么事,得謝安一贊后,就立刻身價倍增。謝安“品人”,在那時也很有名。最典型的是他很早就評價過“劉牢之不能獨任,王味之不宜專城”,就是不能讓劉牢之自己擔當重任,不能讓王味之單獨統領城池,后來果然都應驗了。在藝術作品上,他十分推崇顧愷之的畫,評價其為“有蒼生以來所無”,更加奠定了這位大畫家的地位。后來,他曾經指出裴啟的《語林》收錄他說的話不真實,于是《語林》就流傳不下去了。在書法上,他更認可王羲之,認為王獻之比不過他父親,結果弄得小王公子耿耿于懷,可又無可奈何。

  4、詩人

  謝安是一位詩人,只是他的風格更近玄言,在詩歌的成就上比不過他那不成才的弟弟謝萬。讀謝安的詩,我們雖然感受不到蕩漾的激情,但卻能夠靜靜地思考人生。其中,謝安的兩首詩值得細品。

  一是“蘭亭詩集”里的小秘密。說起謝安的“蘭亭詩”,就必須得提一下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與前面介紹的兩人就“清談誤國”較勁一樣,在這里又對著干上了。通過對照可以發現:謝安《蘭亭詩》中說“薄云羅陽景,微風翼輕航。……萬殊混一理,安復覺彭殤!”而王羲之《蘭亭集序》中說“固知一生死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整個就是針鋒相對。謝安說,天下萬物都遵循著自然之理,那長壽的彭祖和早逝的殤子,又有什么區別呢?完全是莊子“齊萬物”的思想。而王羲之卻說什么“生和死沒什么區別”、“彭祖和殤子都一樣”,這種言論簡直就是胡說!謝安肯定看得出來,但他是十分了解王羲之的性情的,自然也就一笑付之。

  但謝安把“齊萬物”的思想貫徹到底,他看待女人的態度,就不受什么禮節規矩的約束,對看待當時十分敏感的貴族和寒民之間的差異,也比其他人要淡漠得多。謝安的好友、王羲之的堂兄王胡之在隱居時,家里挺窮。有個門第低下的縣令,派人給王胡之送來了一船米。但王胡之卻不肯接受,還說:“我沒得吃時自然會去找謝尚(謝安的堂兄)幫忙,無須別人的米。”弄得這位縣令很下不來臺。謝安聽說這件事后,就跟他的大舅子劉惔說:王胡之這樣做有些過份了。可是劉惔卻回答:這正是名士的操守。意思就是,名士無論如何也要保持自己的尊貴,不能接受下等人的好處。謝安一聽,也沒有跟他爭論。還有一回,王獻之來拜訪謝安,正好出身寒門的習鑿齒也在座,按理王獻之是客人,應該跟人家坐在一張榻上。但王獻之就不肯與他同坐,走來走去的,一直不坐下來。謝安看到這情形, 就讓王獻之跟自己坐了。等到王獻之走后,謝安就告訴在一邊瞧著的謝朗:“獻之雖然清高超群,但這樣矜持拘泥,會損害人的自然天性。”

  二是與王胡之詩。謝安和王胡之的關系一直非常好。謝安在隱居時,常跟他寫詩唱和。其中一首這樣寫到:鮮冰玉凝,遇陽則消;素雪珠麗,潔不崇朝。膏以朗煎,蘭由芳凋。哲人悟之,和任不摽。翻譯成現代文是這樣的:你看那鮮潔的冰凝結如玉,但遇到溫暖就會消融。白雪美麗如珠,但那光潔在早晨太陽初升時就會消盡。那膏油因為能夠放光,所以會被燃盡。蘭花由于出眾的芳香,所以會被采擷而凋零。智慧的人懂得這個道理,隨和任達而不炫耀。這首詩幾乎就是謝安人生思想的總結。回看他的一生,他正是這樣做的。這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又何嘗不是高妙的人生至理呢。謝安的個人生活大略如此。

  《晉書》在評價了他一生的不世功業之后,對他的奢華和無視禮法也發表了看法。雖然當時作者不能認同他,但卻也能夠理解他。當時人們一直把王導和謝安相提并論,稱他們是江左兩位“風流宰相”,不過謝安要更“文雅”。到了南齊,王丞相的后代尚書仆射王儉說:“江左風流宰相,唯謝安一人而”。也許在中國古代史上,論起宰相之風流,恐怕也沒有人能出其右。謝安是個“風流”到心底的人,他的“風流”,和外物無關。(文章由劉雅茹講座錄音整理)

  劉雅茹:魏晉歷史文化資深研究人、編劇、小說作家,中國科學出版集團項目策劃人。長期從事魏晉文化研究及小說、影視創作,出版有人物傳記《真名士,自風流:謝安這個人》、《竹林七賢》;歷史小說《風流》;小說《祭語》;電視劇《昨天的哨音》等。【原標題:謝安:真名士,自風流】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人民網天津視窗 2010-11-6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