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也別小看袁術之類,干正經事絕對沒有能耐,搞個鬼,搗個亂,下個絆,背后捅誰一刀,卻是十分在行。討伐董卓的聯軍司令部組成以后,袁紹推薦他負責后勤保障,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切斷了先頭部隊的糧草,結果弄得孫堅大敗而歸,差點丟了腦袋。第二件事,華雄搦戰,關羽請纓時,他聽說只不過一個馬弓手,馬上大喝道:“汝欺吾眾諸侯無大將耶?量一弓手,安敢亂言,與我打出!”所謂好事不成,壞事做絕,就是這類人的基本德性。國家有這種人,那就是“慶父不死”的局面,社會有這種人,休想有安定平和的日子,一個單位,一個團體,有這種人,那必然是一塊臭肉壞了一鍋湯。
但要讓他真刀真槍上陣的話,那可就洋相百出了。
就看他和呂布交手出場的樣子,“身披金甲,腕懸兩刀”,那陣勢,完全是一個丑角形象。難怪李漁評點《三國演義》時,也覺得他這身打扮好笑,諷刺為“形容呆腔甚好”。刀吊在手腕上,是武器還是裝飾?這不三不四的樣子,當然只有挨打的份。結果,戰不三合,術軍大亂,中途又碰上了關羽,只好敗退回淮南去了。
自古至今,越是這種狗屁不是的家伙,在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時機,還越是容易得意。正因為漢末大亂,袁術所以才能夠牧領一方,稱王稱霸。但這類貨色的通病,就是缺乏自知之明,不曉得自己吃幾碗干飯。以為手里有孫策抵押的傳國玉璽,便是九五之尊了,而且三宮六院像煞有介事地立了個小朝廷,這玩笑不免開得太過分了。
然而也不奇怪,因為這種人一旦爬上了高位,最容易利令智昏,忘乎所以。除了呂布那個頭腦簡單的家伙,相信袁術會成為天子,還把女兒許嫁給他的兒子,攀個兒女親家外,無人不認為袁術稱帝之舉,是冒天下之大不韙。董卓權傾一朝,也只敢自封相國,曹操位極人臣,一輩子也沒奢望做皇帝。袁術充其量,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小角色,賴祖宗余蔭的世家子弟罷了。曹操對他的評價是,“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一個在別人眼里,不過死尸一樣的人,竟過了幾天自封的皇帝癮,可見其頭腦膨脹到何等地步!
也就兩年不到光景,袁術終于混不下去了,只好把玉璽和帝號送給他那位寶貝老兄袁紹。曹操哪里肯放過他,派劉備、朱靈圍堵追擊,最后彈盡糧絕,只剩下千把人,坐以待斃。“家人無食,多有餓死者。術嫌飯粗,不能下咽,乃命庖人取蜜水止渴。庖人曰:‘止有血水,安有蜜水!’術坐于床上,大叫一聲,倒于地下,吐血斗余而死。”
這些趁歷史留下的短暫縫隙,突然擠出來頭角崢嶸的人,以草包起,以草包終,除了為后世增添笑柄外,還能留下什么呢?文章摘自《李國文讀史》 李國文/著【原標題:短命皇帝:沒有自知之明的跳梁小丑袁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