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巢之下幾完卵?亡國之君多悲慘。在歷史上,亡國皇帝被毒害、刺殺、砍頭的例子不勝枚舉;而那些有幸能夠委曲求全、茍活性命的,其結局自然又是另一番境地。相比之下,漢獻帝劉協不僅享受天倫,壽終正寢,死后以天子規格和禮儀下葬,而且他在有生之年還廣施仁政,懸壺濟世,造福一方,為民傳頌,堪稱中國歷史上結局最好的亡國皇帝。
劉協(181—234),漢靈帝之子,東漢最后一位皇帝。因為皇權軟弱,朝臣跋扈,劉協從即位之初就注定要充當傀儡,他先后見識了董卓的淫威,目睹了郭汜的無禮,領教了曹操父子的霸道,事事仰人鼻息,處處受制于人,可謂命運多舛。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曹操病死,曹丕于同年十月逼迫劉協遜位,以魏代漢,劉協成為亡國皇帝。
曹丕稱帝后,將劉協降為山陽公,“邑一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車服郊祀天地,宗廟、祖、臘皆如漢制,都山陽之濁鹿城”(《后漢書》),并言稱“天下之珍,吾與山陽共之”(《三國志》),對劉協還算優待。接到逐客令后,劉協搬出了那座充斥著血腥,彌漫著權詐,沒給他帶來多少榮耀卻給他帶來無盡屈辱的皇宮。
曹丕為何沒有殺掉劉協?筆者認為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劉協長期充當傀儡,近臣被誅殆盡,威望勢力不足以對曹魏政權構成威脅,曹丕沒把他放在眼里;二是曹操將三個女兒嫁給劉協,二女兒曹節是劉協的皇后,為人性格剛烈,忠心護夫,曹丕敬畏曹節,對劉協也未太敢造次。為此,曹丕采取折中的辦法,把劉協貶到離曹魏首都洛陽不遠的山陽,便于監視。
山陽城(今河南焦作)是山陽公衙門所在,但劉協大部分時間居住在濁鹿城(今河南修武)。劉協做山陽公的事跡,正史不載,但修武一帶卻至今流傳著他廣施仁政、親民愛民之事。劉協來到濁鹿后,四處巡察民情,看到民不聊生,便派人四處張貼榜文,宣布所有賦稅一概減半,墾荒種植者免交三年賦稅。消息傳出,飽受苦難的山陽百姓奔走相告,無不稱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