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所需要的自然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不顧自身情況的盲目進補,服食各種離奇古怪的東西,輕則浪費各種資源,重則有礙身體健康,甚至會危及性命。
這方面的歷史教訓頗多,如魏晉時期曾大行于世的寒食散就是如此。
寒食散,顧名思義,主要是服食之后會有內熱產生,感覺身體熱不可遏,不能進食熱的食物,只能吃寒食。除此之外,還需要“寒衣、寒飲、寒臥”等,其要旨不外乎通過各種物理方法來降溫,發散體內的藥性。又由于寒食散配方主要含有白石英、紫石英、石鐘乳、赤石脂、石硫磺等五種礦石而被稱為“五石散”。
這種配方的來源及其具體成分尚存有種種爭議,一般認為其產生于漢代,名醫張仲景曾建議著名學者王粲用五石散治療疾病。但總體而言,寒食散的應用在漢代并不算廣,只是一味普通的藥方而已。
但到了魏晉時期,由于大學者何晏服食的緣故,寒食散暴得大名,開始進入大眾的視野。何晏是當時的大名士,留下的典故軼事頗多。以當時世俗的標準來看,何晏幾乎是完美無缺的。首先,他極有才華,聰穎過人,與天才的王弼一起,均被視為倡導魏晉玄學的先驅人物,可謂開一時之風氣。其次,何晏是有名的美男子,膚色極白。與其素來不睦的曹丕懷疑何晏涂粉,故意在大熱天請何晏吃熱食,飯畢,何晏自然是大汗淋漓,不禁以衣擦臉,沒想到擦完汗之后,膚色更加皎然白皙。本想讓何晏出丑的曹丕這才知道,何晏之美純乎天然!此外,何晏地位尊崇,是曹操的養子。由于其聰慧如神,故此深得曹操喜愛,其服飾等待遇都與太子曹丕相似。后來又娶金鄉公主為妻,成為了駙馬爺,官拜禮部尚書,可謂顯赫一時。由于這些原因,故此何晏稱得上是當時的明星人物,為一般士人所推崇,其言行自然也容易被無數粉絲效仿。
歷史上關于何晏服食寒食散的記載其實很簡略,只在《世說新語·言語》中記述了何晏服食寒食散后的幾句感想:“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覺神明開朗。”意思是服食五石散后,不但能夠治病,而且精神煥發。顯然,何晏服食寒食散的出發點是出于治療疾病的需要,而作為副作用,則是覺得神明開朗。
至于何晏服食到底是治療什么疾病,歷史上并無詳細的記載,后世學者多根據其傳記中“好色”、“耽于聲色”等記載推測其或許是為了增強性功能的需要,如蘇軾就認為何晏少年富貴,縱欲無度,故此服食寒食散來滿足色欲。
應該說,這樣的推測大體站得住腳。而寒食散中的礦石也確實具有一定的助陽強體作用,對于年邁體虛、陽氣偏衰等患者而言,應用得當,具有一定益處。唐代的養生家孫思邈更明確說過許多人“貪餌五石”,就是為了尋求房中之樂。
其實,何晏究竟出于何種目的并不重要,關鍵是這種藥方對于何晏個人而言,是對癥的,他并沒有因為服藥出現任何副作用,而且身心還都有獲益。
于是,在何晏服食有神效之后,由于其巨大的影響力和示范效應,寒食散開始被日益推崇,迅速流行開來,甚至成為身份與時髦的象征。在多種助力的推動下,終成為一種流行于貴族中的時尚,據時人的記載,晉朝時,凡是士大夫,幾乎是人手一藥!
當一種藥方被視為可以治百病的神藥之后,悲劇的出現顯然就無可避免了。許多人都在服食之后,出現了發熱、舌縮入喉、發癰疽等各種中毒現象,有些人因此性格大變,近乎發狂,其后遺癥很久都難以緩解,甚至于不少人因此而喪生。比如東晉的大名士裴秀,在服食寒食散后,由于飲食不當,從而猝死,時年才四十八歲。
當時著名的醫家皇甫謐出于治病的目的,曾服食過寒食散,對于服食不當帶來的種種苦痛有著切身的體會:
即便是隆冬時節,也需要赤裸身體吃冰;如果在熱天的話會更加煩悶不適,加上咳逆,看起來就像患了熱瘧,有時候又像得了傷寒,遍體浮腫,四肢酸不可當。
長期的折磨下,皇甫謐身體羸弱,痛苦不已,委頓不倫,悲恚之下,他甚至想要“扣刃自殺”,可謂痛不欲生。
由于服石的社會性影響及其所造成的種種后遺癥,甚至于影響到了當時的醫藥學發展,出現了大量的專門闡述服食如何服食寒食散及應對各類癥狀的專著,論述各類癰疽等熱證的著作也顯著增多。
由于濫服寒食散造成的不良影響,清代有學者甚至將其比之于鴉片!
但是,需要質疑的是,寒食散所造成的不良影響,若追根溯源的話,應該怪誰呢?
怪何晏嗎,當然不是,他親身體會到了服食的益處,而且終其一生,也并未產生不良癥狀。
怪寒食散?更加不對,寒食散只是一種工具而已。礦石藥的使用早已經有記載,如果使用得當,對癥下藥,自然具有一定療效。除了何晏之外,依靠該藥方治療疾病的例子也有多處記載,晉代甚至于有用寒食散治療嬰兒疾病效果良好者。
顯然,要怪的只能是怪那些盲從者了。對于自己的身體情況并不清楚,一味相信傳言,只要聽說是好東西,就盲目服用,但須知,藥物的好壞從來不是以名貴、流行等作為參照,而只是以是否對癥為唯一的標準。章原【原標題:何晏與寒食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