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是三國后期的著名的大才子,慷慨悲歌,視死如歸,死前彈奏的《廣陵散》遂為天下絕唱。嵇康還有一篇絕交信《與山巨源書》,也很有名,一下子讓人記住了那個投靠司馬氏利欲熏心的小人,事實果真如此,山巨源果真如此不堪嗎。
山巨源也就是山濤,河內(nèi)懷縣(今河南武陜西)人。山濤小的時候家貧,父親又死的早。不過靠著他的勤奮,他的學問比較淵博。他生性喜愛《老子》、《莊子》,常常有意掩蓋自己的鋒芒,不讓人知。和嵇康阮籍等人早年同為竹林七賢的人物,胸懷大志,縱情山水,詩書寄傲,樂得逍遙自在。
山濤曾很自信對妻子韓氏說,暫且忍耐饑寒,今后我將來要做三公的時候,你就可以享清福了。是金子總要發(fā)光的,山濤的才華得到了司馬氏的青睞,又因為與晉武帝是中表親,官晉升的很快。山濤這個人有知人之明,而且生活得很節(jié)儉,不像當時的官吏追逐奢華的日子,自己沒有小三小老婆等一系列亂七八糟的東東,豐厚的俸祿經(jīng)常分給自己的親朋好友,死后只留下破屋子十間,還不讓自己的子孫居住,是一個難得的清官。
可是文人那一支筆很厲害,長期以來,山濤一直是反面典型,是投靠官場賣友求榮的小人。其實作為至交,山濤一直想幫助嵇康,因為嵇康有大才,而且又自視過高,一向很看不慣排除異己專橫跋扈的司馬氏。為了不讓嵇康過早丟失了性命,山濤想盡辦法,想讓嵇康體體面面的在司馬氏集團任職,當然他的出發(fā)點自然想讓司馬氏放過嵇康。
可是執(zhí)拗的嵇康絲毫不買老朋友的帳,嵇康的妻子是曹魏的宗室,皇家貴胄的血緣關系這讓嵇康與曹魏有著某種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當然也可能是自己桀驁不馴的性格,也可能是為了老朋友山濤著想,不希望山濤受到什么負面的官場影響,當山濤再一次邀請自己做官的時候,嵇康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封信,把個山濤批的體無完膚,并且宣布自此與之絕交。不過臨死前,嵇康又對著自己的兒子稽紹說:有山濤在,你就不會成為孤兒。我死以后你就去投奔山濤伯父。果然在山濤的引薦下,稽紹成了晉朝的大臣。后來竟因為保護皇帝而死難。
這么看來,山濤是個悲劇性的人物,盡管官職做得很大,又保護了一大批人,有追求清淡高雅的情懷,可是在當時的社會里,沒有人誰能真正的了解自己。高山流水的人物,又把自己推向歷史的恥辱柱,千百年來,不知道這個綿里藏針似的人物向誰傾訴!驹瓨祟}:被誤讀的山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