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何晏:粉面何郎,行步顧影

2013/8/16 9:13:16 點擊數: 【字體:

 正始玄學代表人物:“行步顧影”何晏,“可與論天人之際”王弼,“朗朗如日月入懷”夏侯玄。

  社會風氣:雖然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以及后來執政的司馬懿等人都做過重樹兩漢儒學地位的努力,但此時經學已是決堤之壩,思想解放已是大勢所趨。強調“以無為本”且融合了儒道經義的玄學應運而生,并很快風行。

  何晏、王弼雖然因共同創導了魏晉玄學而齊名,但王弼的后來居上,除了他在哲學上的天縱之才外,還多虧了何晏的大力提攜。畢竟,正始初年,何晏已經47歲,而王弼只有14歲;如果沒有何晏的大力提攜,很難想象一個十幾歲的青少年能夠領導一個國家的哲學風潮。

  何晏、王弼雖然同屬宣揚“以無為本”的玄學貴無派,但細分的話,何晏早期主張絕對貴無論,王弼則主張相對貴無論。后來,看到了王弼相對貴無論在現實中的優越性,何晏基本放棄了自己的絕對貴無論,轉向了王弼的相對貴無論。

  王弼玄學思想中“有生于無”、“以無為本”中的“無”后來與大乘空宗中的“空”聯系溝通起來。雖然王弼的“無”與大乘空宗中的“空”分屬不同的哲學體系,但的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便于聯系溝通。東晉般若學派本無宗的釋道安與竺法深就曾分別用王弼的“無”去附會大乘空宗中的“空”。例如,道安曾說:“無在元化之前,空為眾形之始。” 竺法深也曾說:“未有色法,無有于有,故從無出有,即無在有先,有在無后。”當然,玄學貴無派與般若學派本無宗也是息息相通的。

  東漢中后期以品評時政及相關人物為主的“清議”在曹魏正始年間正式成為以哲學思辨為主的“清談”。何晏、夏侯玄、王弼則是這類追求思維的機智與語言巧妙的“清談”沙龍的中心人物。

  司馬懿父子高平陵兵變之后,屬于曹魏皇室近支的何晏很快被滅族,同年秋天,年僅24歲的王弼也不治而亡,英年早逝。兩年后,屬于曹魏親族的夏侯玄亦被司馬氏滅族。可是,正始玄學并沒有因為領袖人物的過世而消亡,反而開始從以哲學思辨為主逐漸轉向以放浪形骸地攻擊儒教禮法為主。

  何平叔①美姿儀,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與熱湯餅。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轉皎然。(劉峻注:魏略曰:“晏性自喜,動靜粉帛不去手,行步顧影。”)——《世說新語?容止》

  《莊子?逍遙游》中寫到在藐姑射之山住著一位仙子,肌膚如冰雪,綽約有致,不食人間煙火,餐風飲露,騰浮云,駕飛龍,逍遙于四海之外。這一超凡脫俗的仙子形象被后世普遍認為是莊子理想人格的象征,而魏晉名士又大都喜好《莊子》,這藐姑射山“肌如冰雪,綽約有致”的仙子形象很自然的就成了許多魏晉名士手模心追的對象了。所以,魏晉主流社會對名士的審美標準普遍以“冰清玉潔,肌如冰雪”為美。

  正因為魏晉社會以“白”為美,以“肌如冰雪”為接近莊子的理想人格,在這一時尚風向標的指引下,“傅粉”就成了許多名士很自然的選擇。何晏的小舅子、曹睿的叔叔大文豪曹植就曾一度是傅粉的時尚急先鋒,喜歡打上粉底再會見當時名流。為此,他的競爭對手曹丕為了在造型上不輸給他,就在“熏衣”上狠下功夫,頻繁更換香型。結果,一次,他的坐騎實在受不了新換的香味,狂亂起來,還咬傷了曹丕的膝蓋。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魏晉名士對形象美的格外看重。

  同大文豪小舅子曹植一樣,哲學家駙馬何晏同樣也是傅粉的,而且趨于極致,粉盒片刻不離,時刻準備補妝。所以,何晏又被稱為“粉面何郎”,并作為常用典故被后人引用。如宋代大家歐陽修《望江南?江南蝶》詞曰:“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韓壽愛偷香”,用“粉面何郎”來比喻蝴蝶的潔白美麗。足見,粉面何郎,動靜粉白不去手,影響之大,傳播之遠。

  至于母親是傳說中“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洛神甄妃,自己又是風姿挺拔,面目俊朗,長發垂地的貴族美少年的魏明帝曹睿,明知何晏傅粉,還給他熱湯面吃,屬于有心想讓小姑父在眾人面前出一回丑。從而,在這個特別重視名士風神儀容的時代,告訴在座的一干魏晉名流,誰才是真正的“肌如冰雪”,誰才是最接近莊子理想人格的人。

  可惜,年輕了12歲的外甥曹睿到底還是打錯了算盤。姑父何晏吃完熱湯面后,的確香汗四落,但他挽起紅色的衣袖輕輕一擦,面色馬上就白皙透亮了。這是為何呢?粉面何郎當然不是浪得虛名,何晏除了“動靜粉白不去手”外,還有很多種美白的方法,包括服散吃藥,由內而外的美白。相傳何晏改良并推廣的“五石散”就有美白的功效。可見,玄學修養極高的何晏為了美白,為了“肌如冰雪”,動足了腦筋,難怪外甥曹睿一時難不倒他,反而成就了他更大的美名。宋人彭淵材《詠海棠》詩云:“雨過溫泉浴妃子,露濃湯餅試何郎”,不是用冰雪潔白的花來比男人,竟然以何晏來比冰雪潔白的花。

  洛水之濱,河邊的蘆葦迎著晚風輕柔地擺動,顯得搖曳生姿;半山竹屋,路旁的野菊沿著山坡零亂地點綴,一片落英繽紛。夕陽西下,洛水碧波上青山的倒影顯得尤為迷離,仿佛油彩般絢麗;林間小道,光滑石板上行人的背影顯得格外優雅,好似玉樹般搖曳。粉面何郎,走在這片黃昏的自然風光下,每走幾步,就不時地回頭來欣賞下自己被夕陽親吻后留在地上的影子,盡情地陶醉在這天人合一,和諧自然的唯美世界中。

  說起何晏的“行步顧影”,很自然地就聯想到古希臘的神話人物“水仙花”納西塞斯。相傳,納西塞斯也是個十分俊美的少年,有著可愛的面孔和優雅的體態。他也十分自戀于自己的容貌,整日陶醉在自我欣賞之中。

  一次,他來到森林里的一條小溪邊喝水。當他靠近小溪時,忽然發現水面上浮現出一張清麗秀美,宛若天仙的面孔。納西塞斯想要親吻那張臉,可每當他的嘴唇接觸溪水,那張美麗的臉就消失了。如此反復,無論納西塞斯多么小心翼翼,都被那水面上的美人,給無情的拒絕了。

  但納西塞斯并沒有因此而放棄,他始終守候在溪邊,注視著那張令他陶醉的臉。漸漸地,由于不吃不喝、不休息,美少年慢慢死在了小溪邊。后來,眾神被他的執著所感動,將他變成了一種以他名字命名的花“Narcissus”,也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說的水仙花。后來,英語自戀一詞,也取自他的名字,叫“Narcissism”。

  當然,作為中國著名思想家、哲學家的何晏,他的每走幾步就要回頭欣賞一下自己留在地上的玉影,既不同于納西塞斯單純對美的陶醉,不同于奧斯卡?王爾德已烙上“商品時代”標簽的唯美主義,也不同于當代男性對“中性化”的審美追求,更不同于浮世繪中個性與面孔一樣蒼白的歌舞伎,而是有其自己哲學追求與理論依據為依托的,絕不是簡單“自戀”一詞可以概括的。

  其實,何晏的“行步顧影”是他追求“神、形、影”三者完美統一的一種表現。所謂“神”,指的就是一個人內在的氣質、修養;“形”指的是一個人外在的容貌、體態;“影”指的是社會對人創造出的價值的反饋,也就是俗話所說的“功名”。

  何晏身為曹魏皇室近親,學富五車,能言善辯,而且好風度,美姿儀,常令人一見傾心,可謂“形”“神”俱佳。然而,在他的整個中年時代(27歲到47歲),由于曹丕、曹睿父子排斥皇室近支的政策,而不得重用,“影”始終黯淡無光。

  對玄學修養極高的何晏來說,政治上的失落,當然要到“自然”中去尋找。洛水碧波上青山迷離的倒影,不也是青山所呈現出的美嗎?林間小路上行人優雅的背影,不也是行人所呈現出的美嗎?所以,與其在進退維谷的仕途中哀嘆大才未用,不如融入在這片自然的天地中。那個被夕陽親吻而留在石板路上的搖曳身姿,不也正是自己秀美“形”、“神”的美麗反饋嗎?不也正是“神、形、影”三者的完美統一嗎?不也正是歷代中國士人孜孜不倦所追求的“天人合一”嗎?

  所以,與其說何晏的“行步顧影”是像納西塞斯般似的自戀,不如說是一個偉大的哲人對生命、對人生的感悟。是啊,與那大自然中生生不息的花草、涓涓不停的溪水、寸步不移的青山和它在碧波上永恒的倒影相比,人生的功名利祿,仕途上的進退得失,不都只是“轉瞬的美”嗎?既然功名利祿、進退得失,都只是浮云流水,轉瞬即逝,那人生的失意還有什么好在意的呢?只要自己風度翩翩,又有真才實學,“形”、“神”俱佳,即便領導不欣賞你,不給你機會,讓社會對你價值的反饋“影”看上去黯然無光,又有什么關系呢?

  何晏雖然在他的整個中年時期均遭排斥、閑置,但政治上的失意并沒有讓他氣餒,反而激發出他更大的熱情去發憤著書,成一家之言。在這被閑置的盛年時光里,何晏著述極豐,有《論語集解》10卷、《孝經注》、《道德論》2卷、《無名論》、《無德論》、《景福殿賦》等。其中《論語集解》是研究《論語》的重要學術著作,后來著名的朱熹《論語集注》就是在補充完善何晏《論語集解》的基礎上完成的;《道德論》是重要的玄學經典著作,開一時之風氣。此外,何晏還首開以哲學思辨為主題的清談之風,對后世哲學、文學的發展都有深遠影響。最終,何晏憑借其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開創了魏晉玄學,為玄學的開山宗師,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第一流的重要人物,他的成就是中國文化史上怎樣都揮之不去的倩“影”。

  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個品質優秀的人,又具備了相應的才能,那無論領導欣不欣賞你,他人看不看好你,首先你都要自己欣賞自己,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丟掉“自信”,堅持不懈地做你認為對的事。總有一天,你優秀的品質,出色的才能,以及所創造出的價值,會在社會上、眾人中顯山露水,得到良好反饋的。【原標題:何晏:粉面何郎,行步顧影】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新浪讀書 2008年09月03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開封網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