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中國文人的別樣文字:張伯駒的文革交代

2013/8/16 17:38:36 點擊數: 【字體:

    二零零九年一月,我收到吉林大學教授王同策先生寄來的掛號信,里面是他找到的一份張伯駒先生寫于文革的交代材料的復印件。王先生表示,自己已讀過《往事并不如煙》、《順長江,水流殘月》,很希望我把“往事”繼續講下去、寫下去。于是,復印了這份材料,或許將來再寫張伯駒時多少會有些用途。他又說,張伯駒的“交代”寫得既長,也雜。所以只復印了一份題目,以及與章(伯鈞)羅(隆基)有關的文字。

  看后心情復雜,一直沒有拿出來“使用”。因為我覺得現在的人贊賞張伯駒,但未必理解張伯駒,更不易理解關在牛棚,交代“問題”的張伯駒。在文革中,知識分子幾乎人人都有“問題”,個個都須“交代”。寫檢查就像每天吃飯一樣,“問題”少的,吃一碗;“問題”多的,吃兩碗、三碗。張伯駒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從家庭,到書畫,到監定,到講座,到說戲,到打譜,到社交,到民主黨派,到右派,到……一張紙上羅列出三十八個“問題”,也就是說,他一氣兒要吃下三十八碗飯。不奇怪,誰叫他那么有才?涉及那么多的領域?交往的那么多人物呢?

  用鋼筆寫在練習本上,無涂抹亦無修改,事情注明時間、地點,牽涉到誰,照直寫出姓氏。敘述扼要,情緒淡定,一件事說完,就給自己扣上一頂帽子;接著說第二件,再給自己扣上另一頂帽子。比如,第十八個問題是交代“自然災害時期,聚餐,買手表”,緊接著寫道:“不僅是生活奢侈問題,與勞動人民對比是罪惡問題。”

  有一個問題是交代宋振庭,宋振庭時為中共吉林省委宣傳部部長。把在北京賦閑的張伯駒請到吉林省博物館當副館長,就是他的主意,也是他辦的。文革一來,宋振庭立即倒臺。張伯駒自然也就必須交代與宋振庭的往來。他寫了兩條“交代”,第一條一句:“他說我不懂政治,要幫助我。”第二條兩句:“宋振庭說我不是搞政治的,是才子名士,統戰對象,我認為是知己。其實,才子名士是文化革命對象。”看了,不禁大笑,可謂民國公子本色不改。

  交代材料里的有一條是“交代”對毛主席的態度。他這樣寫道:“擁護毛主席不徹底。從封建主義的《資治通鑒》出發,在西安聽說毛主席還看《資治通鑒》,心里很高興,不似工農兵擁護毛主席從熱血出發,比爹娘還親,還是世界觀根本問題。”張伯駒很老實,老實到儍,儍到可愛。

  張伯駒是右派,又是中國民主同盟的老成員。在一九四六年的上海即與張瀾,黃炎培,章伯鈞、羅隆基等人有所交往。自然,與章、羅二人的關系就是必須徹底交代檢查的了。

  他寫了羅隆基一條,“交代”如下:“羅隆基常買假字畫,有時打電話約我到他家監定字畫。我認識到羅隆基是政客。一九五六年,我將所藏晉、唐、宋、元法帖、文物捐獻給國家。這一年到他家,他說我是書呆子。他說藏這些古代書畫,珍貴得了不得。共產黨,我看不在乎。毛主席每天接信豈止一萬封,還記著你的信?你如果想一個位置,由我們推薦就行了,毋須多此一舉。我對羅隆基的話一言未答,以后就再也不去他家了。”張伯駒的文字,描述出一個真實的羅隆基,且傳神,我能想像出羅先生說話的口氣和樣子。提筆寫這條“交代”的時候,張伯駒心里清楚:努生(羅隆基字)已死。

  說到與父親章伯鈞的交往,張伯駒便費些筆墨了:“章伯鈞一九五七年春在美協參觀時遇見,他約我到他家午飯。這是第一次去他家。在車上,章伯鈞同我說,有需要他幫忙的事,他可以幫忙。意思是我們是老朋友。說要向政府推薦,我也沒有作答。在一九五九年冬,章伯鈞夫婦到我家去,說政治的事不能做了,今日座上客、明朝階下囚的意思。他女兒再有兩年高中畢業,現在學國畫。他想到潘素最相宜,求收她做徒弟。當時不好意思拒絕。潘素答應教她。第二天,潘素向北京中國畫研究會領導匯報情況。黨領導說,可以教她。所以到春節,章伯鈞必來拜年,我也回拜他。六一年十月,我來吉林省工作。六二年春節回到北京,章伯鈞來我家拜年,我又回拜了他,不多時,羅隆基也來了,他與我打招呼后即與章伯鈞談話……我要走時,章伯鈞同我和羅隆基說,我們明晚在四川飯店聚餐。他去訂座,要我明天在家候著。他六點來鐘坐車去接我。第二天晚飯在四川飯店聚餐的,除章伯鈞夫婦、羅隆基和我以外,還有陳□□夫婦(作者注——陳銘德、鄧季惺),一個女的,也是政協委員,不是右派(作者注——康同璧)。六三年春節回北京,章伯鈞女兒去我家拜年,我同她說我不去看你父親了。后來,章伯鈞也來拜年。我存在著封建思想,覺得不好意思,又去他家回拜。章伯鈞還約我夫婦在他家吃了一次飯……章伯鈞拿出他的字畫,看了。到前廳,看了他的十幾盆臘梅。這次又到四川飯店聚餐,還是以前的人。事后,我感到犯了錯誤。我是在職人員,章、羅是五七年向黨進攻的右派頭頭。這樣與他往來和聚餐是敵我不分。以后再也不到章伯鈞家與其見面。以上的事我沒交代過,現在交代。”這么一大段“交代”內容,說的無非是聚餐,拜年;再拜年,再聚餐;且不斷地重復——他說,這是自己“不分敵我”的錯誤,并保證“以后再不到他家了”——但是當他回到北京,聽說章伯鈞去世的消息,馬上偷偷跑到老宅去探望,聽說章家已經搬走,他又四處托朋友打聽新址、是第一個登門慰問我母親的人,而且是和妻子潘素徒步從地安門走到建國門——“交代”歸“交代”,做派歸做派。

  余叔巖、周汝昌等人曾說張伯駒與明末清初的張岱相似。不錯,二人是有許多相通之處。都是名門,一樣的才情與自負,通文史,擅氍毹,精收藏,癡情韻事;同樣是在物質與精神的享受中,充滿對文化的追求,并留下許多東西給未來;同樣處在政權更迭之下,同樣在政權更迭之下沉浮榮辱,前期風流浮華,后期蒼涼凄惶;一個窮到斷炊,一個困在牛棚,但粗糙生活都未能磨損其天生情性。

  張岱去世二百年后,他的《嫏嬛文集》才付梓,僥幸傳世;張伯駒去世后,老百姓才普遍地知道,人家把手里那么多“國寶級”文物都送給了國家。

  總之,兩個人飽經憂患的命運都蘊含著極其豐富的社會內容。現在的人認為,高科技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但我頑固地相信,五千年的習慣還會繼續。一些消失的事物,其實都凝固在時光里。它的驚人之處,會一點點顯露。如張岱,張伯駒。

  張伯駒也寫“交代”,也不得不“交代”,但在他心里,文化至高,傳統至上,超過任何的政治利益和各種的主義,是個徹底的文人。張伯駒散淡一生,始終屬于那個逝去的時代。【原標題:中國文人的別樣文字:張伯駒的文革交代】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騰訊文化綜合 2013年04月17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