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門的是張伯駒外孫樓開肇。淡淡的陽光,面朝什剎海,我們站在臺階上說往事。
1946年間,隋代畫家展子虔的《游春圖》流于世面,張伯駒賣掉了弓弦胡同李蓮英的老宅,購得了這件寶貝。挾著《游春圖》,一家人美滋滋,從弓弦胡同搬到了城外的承澤園。承澤園始建于雍正年間,是圓明園的附屬園林之一,大小30多間房子,仿制蘇州園林,甚是雅致。前主人為慶親王奕劻。
1952年,《游春圖》捐給了北京故宮。1953年,承澤園賣給了北京大學。張伯駒一家搬來此地定居。
人生如章回小說,起承轉合,自有規律。
張伯駒出身豪門,玉樹臨風,面若旦角,眉如柳葉,天然一段風情,全蓄注在一雙丹鳳眼里。也是賈寶玉的骨子,厭倦功名,不顧雙親反對,退出軍界,從此,讀書、唱戲、寫字、古玩、耽美在名士圈里,名副其實京城大公子。
父親張鎮芳臨終在病榻前對張伯駒道:“你要爭氣才好,支撐家,照顧好你的母親。”張伯駒雖不至于如女流之輩,把一個碧玉簪折了來立志,卻也是當下就應承下了銀行董事長兼總稽核之卯。1935年,鹽業銀行的總管理處遷來上海,總經理吳鼎昌看重張伯駒的身價,說服他來上海任鹽業銀行董事兼總稽核。
按照規矩,張伯駒應該住在銀行宿舍。張公子隨性慣了,不愿意受管束,正好有朋友介紹,就住進了陜西南路培福里,一幢西班牙風格的聯體別墅。1941年6月5日,正值粉蓮的花期。
張伯駒向來是晚起的。這日破例,早早起身盥洗穿戴,坐上黑牌6010的轎車,趕去碼頭接人。
車子剛出培福里,從旁刺出三個壯漢,持槍躍身上車,拽出揚州司機老孔,挾持張伯駒,疾駛而去。十點四十五分左右,法國巡捕房探員,在巨鹿路508號門前,找到了張伯駒的車子。
第二天,《申報》刊登了張伯駒被綁架的消息。一時沸沸揚揚,眾說紛紜。有的懷疑日本人,有的懷疑家族內訌,也有的懷疑藏家間的陰謀。
存放在上海歷史檔案館的資料,厘清了綁架的原委。綁架主要籌劃者,乃鹽業銀行內部的高級職員李祖萊。李祖萊嗜賭。他缺錢,急切間,居然想出綁架。一個電話打給汪偽76號總部的行動隊長吳四寶,請他派幾個弟兄將張伯駒綁走,彼此發財。
吳四寶流氓出身,上海灘上有名的“白相人”,他的妻子佘愛珍也是出名的“白相人嫂嫂”。
第二天,潘素接到綁匪的電話,勒索巨額贖金200萬。潘素自然先去銀行求助。鹽業銀行董事長任鳳苞既怕張伯駒性命不保,又擔心銀行一旦牽入,綁匪即會以銀行為談判對手,層層加碼,以致不可收拾。故只答應暗中幫忙。
潘素淚眼婆娑,轉而去求孫曜東。孫曜東的曾祖父孫家鼐,官至清廷工部、禮部、吏部尚書等要職,張伯駒的父親張鎮芳是他的學生。其時孫曜東任上海復興銀行行長,兼任周佛海的秘書。
孫曜東查出,綁架案確系李祖萊主使,汪偽76號特務所為。孫曜東雖手執周佛海這把“尚方寶劍”,亦深諳黑白兩道,一口承諾,出20根大條,酬謝“兄弟們”。
約定了收錢的日子,潘素淡妝素衣,在滬上知名交際花吳嫣的陪同下,去見綁匪。綁匪道:“張太太,您家里有多少錢?”潘素謹記孫曜東的吩咐,只道:“統共有20根大條吧!還是東拼西湊來的。”說著,退下耳環手鐲,遞過去道:“你們在江湖上混飯吃也不容易,張先生和你們遠日無仇,近日無恨的,還請高抬貴手。”
張伯駒一覺醒來,餓,一徑的公子做派,喚人端飯來,卻是無人應答。推門一看,看守全都沒了蹤影,也來不及思量,趕緊撤離。回得家中,日日杯弓蛇影。于是收拾箱籠,舉家回了北方。且發誓,這輩子再也不進上海灘了。
幾年前,我在上海電視臺遇見李祖萊的后人。他道:家父在銀行任職,喜歡風花雪月和豪賭,但是斷斷不敢起歹心綁架張伯駒。
生命自有自己的模樣。
張伯駒于上海,一情一劫,早在他靜安別墅藏美女潘素開始,就寫在了生死簿上了。
院墻邊的青竹,落了一地淺淺的碧影。
樓開肇先生揉搓著凍紅的雙手道:“明年,張伯駒捐給故宮的鎮館之寶將公開展出。那時你來,這海子里就開滿荷花了。”淳子【原標題: 后海荷花張伯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