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政府對民主人士、對文化人很尊重,文人就是這樣,父親覺得受到了應有的尊重,什么都可以做。所以,父親總共拿出100多件收藏品,捐給了國家。特級珍貴的包括,中國現存最早的一幅山水畫作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圖》、國內現存的最古老的一件名人墨跡西晉陸機的《平復帖》等,都捐給了故宮博物院。
藝術評論:但是,張伯駒先生捐贈書畫不幾年后,就被打成了“右派”,他能接受這種現實嗎?被打成“右派”期間,他是怎樣的情緒?
張傳綵:在“文革”還沒有開始的時候,康生向父親借了好多字畫沒有歸還,父親又不好說什么,父親和陳毅經常下圍棋,不經意提到過此事。陳毅便向毛主席匯報,主席就和康生談話。1957年,康生就把父親打成了“右派”。
父親被打成“右派”后,家里就沒有那么多人來了。運動后期,街道上的人擠進來不少住進我家。房錢則被房管局收了,我父母住在這還要掏房錢。父親被打成“右派”時,我和我的先生在西安工作生活,我當時心里很難受,不能陪著父親。同時,我在單位也受到批斗,但不敢對父親講,怕他受到影響,身體吃不消。我們來看父親都是晚上偷偷摸摸地過來,因為是要“劃清界限”。不過父親有一副好身體,他會唱戲練過把式。我回來后,發現這些事好像沒在他身上發生過一樣,父親還是依舊看書、寫東西、下棋,一切都很自然。母親的反應也不是那么強烈,她很了解父親,相信父親不會做反黨的事情。我當時就很不理解,父親平時就是做做收藏,給別人看看字畫,沒有做任何反黨反人民的事情,怎么就被打成“右派”了呢?
當時有四五家別戶人住在這里,院子里的柿子樹,在一戶人家門口,雖然都是我家院子里的,但柿子我們不能摘,只有這家人能動。父親的很多書也被抄走了,比如《二十四史》。
陳毅生前還替黨向我父親道歉,說沒想到他那么大度,把這些珍貴的東西都捐出來。后來也有人問父親,被打成“右派”后有何感想。父親則回答:“此事太出我意料……不過我告訴自己,國家大,人多,個人受點委屈不僅難免,也算不了什么,自己看古畫也有過差錯,為什么不許別人錯給我一頂帽子呢?”陳靜思
【原標題:張伯駒之女談張伯駒的收藏與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