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這樣形容飛天生活,每一次飛天升空,每一次返航著陸,都是一次挑戰,都是一次涅槃。
今年6月3日,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宣布,神舟十號飛船將于6月中旬擇機發射,將有3名航天員再次訪問天宮一號。而值得期待的是,神舟十號仍或將有女性航天員參與。這不由得將人們的記憶拉回一年前,也就是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相比前三次載人飛行,女航天員劉洋無疑是此次太空航程的最大亮點,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嫦娥飛天”的傳說成為現實。
劉洋是空軍第七批女飛行員,空軍少校軍銜,1978年出生,河南人,能飛7種機型。劉洋在出征前曾對媒體表示,雖然男女有別,但挑戰對每名航天員都一樣,太空不會因為女性的到來而降低它的門檻,太空環境不會對女性特殊照顧。“此次太空飛行安排了大量科學實驗,在完成任務之余,我想盡可能多的體驗一下太空奇妙的失重環境,多欣賞一下美麗的地球,多看看美麗的家園。”
誠實可愛的“神女”
中國第一代航天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至今仍記得為“神九”選拔航天員時的一個細節:“選拔劉洋的時候是我去面試的,有一個細節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當時,我們在他們部隊進行面試,有個環節是考她們的英語口語。我們先面試的是另一個女飛行員。當面試劉洋的時候,沒想到,她很坦然地對我們考官說,先面試的那個飛行員已經和她講了我們要問的一些口語題目,請我們出新的題目。這一刻,我頓時感到了她的誠實和可愛。她認為戰友互相之間競爭是良性的,誠實是第一位的。”
據了解,迄今為止,世界上已經有7個國家共50余名女航天員進行過太空飛行,相比于男性,女航天員上天要克服更多的困難,但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和意義。女航天員參加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可以帶動女航天員相關飛行產品的研制和女航天員地面訓練等方面的技術發展,積累女性在生理、心理及航天醫學方面的飛行實驗數據,還可以進一步擴大載人航天工程的社會影響,展示中國女性的良好形象。
作為我國第二批航天員兩名女性之一,劉洋僅用兩年多時間就完成三至五年的太空飛行訓練。在“神九”任務中,她主要負責航天醫學實驗和空間試驗管理,內容達數十項。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2012年6月16日15時52分,隨著《歌唱祖國》的歌聲響起,三位航天員一邊向人們揮手致意,一邊登上出征的車輛,劉洋的步伐輕快,洋溢著陽光。
18時37分,隨著一聲“點火”的口令,長征二號F遙九運載火箭在震天的轟鳴聲中騰空而起,承載著神舟九號飛船和三名航天員飛向蒼穹。
火箭升空后,在試驗指揮大廳里,工作人員不時向大家報告通過陸、海、天基測控通信網跟蹤監測到的火箭和飛船運行狀態:助推器分離,整流罩分離,船箭分離,飛船進入預定軌道,太陽能帆板展開,航天員飛行乘組狀態良好……
18時56分,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常萬全宣布,神舟九號載人飛船發射圓滿成功。
13天后,6月29日上午10時許,神舟九號返回位于內蒙古中部草原上的主著陸場,依次經歷制動飛行、自由滑行、再入大氣層、著陸四個階段,于11時許,劉洋等三名航天員依次平安出艙,微笑著揮手向大家致意。
“天宮就是我們在太空的家,很溫馨很舒適,我們為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劉洋出艙后感言,“能夠代表中國女性首次出征太空,我倍感光榮與自豪!13天的太空之旅,我感受到了科技的進步和祖國的強大,我堅信祖國的明天會更好。”
勤奮勇敢的“小飛俠”
劉洋的QQ網名是“小飛俠”,簡單的3個字寄托著她奮斗的方向。一位網友說,劉洋以“小飛俠”為名,顯示出了她在理想道路上奮斗的堅決和勇氣。
空軍第七批女飛行員中80%都是獨生女,劉洋也不例外,但她從來不嬌氣。1997年,她以超過當年地方重點院校錄取線31分的高分,順利考取空軍長春第一飛行學院,4年的航校學習,她從不讓父母看望。因為在同批學員中身體素質比較差,為了能早日飛上天,劉洋更是付出了比別人多幾倍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