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主播結緣科學家
海霞與丈夫相識于1999年10月。那天,海霞去同事敬一丹家串門,走進客廳時她看到沙發上坐著一位氣宇軒昂、文質彬彬的陌生男子。他看上去30多歲,雙目炯炯有神,一頭濃黑的寸發,顯得很精神。
敬一丹熱情地為海霞介紹:“他叫羅永章,是我丈夫的朋友,剛從美國回來,現在山東一家生物制藥公司擔任首席科學家。”出于禮貌,海霞沖他微微一笑。羅永章落落大方地說:“我早就知道你,你叫海霞,央視的名嘴。”
對羅永章來說,海霞這個名字他再熟悉不過了。在美國求學那些年里,他幾乎每天都收看中央電視臺的新聞節目。當海霞每天晚上準時主持《晚間新聞》時,由于時差的原因,美國正是早晨。羅永章常常一邊享用早點,一邊通過海霞的播報了解國際國內動態。海霞端莊靚麗的形象和親切干練的主持風格,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午飯過后,海霞從敬一丹家告辭出來,羅永章像個老朋友似的出來送她。上午還艷陽高照,此時天空竟飄起了雨絲。羅永章二話沒說,脫下米黃色夾克,雙手頂在海霞頭上,體貼地說:“走,我送你去小區門口打車。”海霞的內心涌上一絲感動,這真是一個善良質樸的男人。
此后,羅永章頻繁地來北京出差,每次都要從煙臺給海霞帶沒有污染的無公害蘋果。遇到海霞上晚班,他在中央電視臺門前一等就是兩個多小時……
2000年2月,羅永章得知海霞去煙臺出差,在電話里詭秘地告訴她:“你來后,我要送你一件神秘的禮物。”原來,羅永章花了兩個多月堆成上千枚骨牌,推倒第一枚,骨牌就疊成了“海霞,羅永章愛你一百年!”幾個鮮紅奪目的大字。羅永章的真誠和執著徹底將海霞征服。
這年10月,兩人在北京舉行了婚禮。婚后不久,羅永章放棄山東的事業來到北京,進入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當了一名教授。
歡樂與苦澀交織
2001年夏天,海霞發現自己莫名地心悸、嘔吐、厭食,去醫院一檢查,醫生說她懷上了寶寶。海霞把這一喜訊告訴了羅永章,沒想到他淡然地說:“我們的事業都正處在沖刺階段,是不是暫時不要孩子?”在羅永章的心目中,工作重于一切,有了孩子勢必會牽涉更多的精力。而且,他在美國生活了12年,思維方式有些西化,他想與海霞做“丁克”夫妻。
海霞一聽就急了,她撫摸著自己的腹部,一臉柔情地對丈夫說:“這是上天送給我們的天使,是我們愛情的結晶,我們要尊重生命尊重愛,把孩子順利地生下來。”見海霞態度如此堅決,羅永章沒有再說什么。
次年5月,海霞在醫院生下了一個健康漂亮的男孩。看著臉形、眉眼酷似自己的小天使,聞著他粉香的氣息,父愛的柔情溢滿羅永章的心房,他流下了百感交集的淚水……自從孩子出生后,羅永章突然發現自己的心態改變了很多。他心甘情愿地為孩子洗尿片、喂牛奶,還常常在三更半夜醒來,揉著惺忪的睡眼哄哭鬧的孩子睡覺。撫育孩子和瑣碎平凡的生活,終于讓他悟道:婚姻不是風花雪月,而是具體真實的柴米油鹽;家庭、孩子是一個男人奮斗的動力,只有在家庭、孩子和事業之間找到平衡點,才是幸福成功的男人。
既相交又相離
張愛玲說過:同一個屋檐下不再有英雄和美女。隨著婚姻生活越來越久,兩人曾經的激情早已被瑣碎的生活消磨殆盡,小矛盾也常常滲透進他們的生活。
2007年5月的一天,海霞無意看到雜志上的一則小故事:森林里兩只刺猬非常相愛,它們決定相互依偎,恩恩愛愛地共度一生,可讓人費解的是,每次只要它們一靠近,彼此身上的刺就會扎傷對方……她頓時恍然大悟:她和丈夫就像這兩只刺猬,沒有給對方留下一點屬于自己的空間,反而在不經意間傷害了對方。
羅永章覺得海霞分析得一點也沒有錯,兩人都表示不再做“刺猬夫妻”。但究竟保持多少距離才正合適?經過溝通,夫妻倆把彼此之間既相交又相離的距離定義為“5厘米”距離。
雙休日,羅永章把朋友帶到家里來,海霞忙著張羅好茶水,然后就陪著孩子在別的房間里做游戲,讓羅永章和朋友海闊天空地閑聊。海霞和羅永章老家的親戚朋友經常來北京,無論誰的親戚來了,夫妻倆都要熱情款待,至于送對方什么禮物,給多少禮金,海霞和羅永章互不過問。夫妻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幫助,互相扶持的新型夫妻關系讓他們受益匪淺。
2007年7月,安徽淮河上游持續不斷的暴雨給當地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記者在寫這一報道時,說群眾帶著過年的心情在領政府分配的救濟品。晚上,海霞在主持這一專題節目時,將這句話念了出來,頓時引起很多觀眾的不滿。海霞內心非常痛苦,羅永章安慰她:“你是人,不是神,人怎么會不犯錯誤呢?改過就好。”當晚,海霞和丈夫在網上一起發帖子,真誠地向觀眾道歉,最終大家原諒了她。
如今海霞的事業如日中天,但她不會像以前那樣壓力重重了,因為她的背后有一位這樣優秀的丈夫,在默默地支持她、和她并肩作戰。 (摘編自:《家庭》)文/宇霆【原標題:海霞的婚姻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