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沈陽晚報報道,正在沈視、東方衛視等頻道熱播的改革大戲《半路兄弟》集合了張豐毅、李強、柯藍等眾多明星。該劇開播以來,戲中超過血緣的兄弟情義成為觀眾討論的焦點話題。昨日,記者采訪了在劇中挑大梁的硬漢男星張豐毅,他對自己首次出演軍工廠廠長這樣的角色,顯然是信心十足,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什么樣的廠長都見過?演出來,就是觀眾身邊的那些廠長。”他表示自己不會接重復的角色,因為他不愿意讓大家一打開電視,就看到“重復”過的張豐毅。
1自曝童年經歷:我從小在礦區長大
記者:出演《半路兄弟》這部戲,最打動您的是哪一點?
張豐毅:《半路兄弟》是部改革題材的大戲,這兩年熒屏上比較少見。現在觀眾一打開電話,基本上都是年代戲、軍隊戲、古裝戲、家庭戲,多數都是講什么婆媳關系、房子或者夫妻關系的戲,像《半路兄弟》這種和國家大事、企業興衰聯系在一起的戲不多,尤其是這部戲以上個世紀90年代社會變革為背景,把人的情感和情義寫得很深刻,再加上我小時候在礦山區生活的背景,綜合各方面原因使我對這部戲有不一般的感情。
記者:這是您第一次演軍工廠廠長,有沒有為了這個角色去體驗生活?
張豐毅:我從小就在礦區長大,生活環境很像《半路兄弟》中的188廠,188廠是1951年搬進大山溝的兵工廠。我的家鄉是在云南東川市,1958年建立,周圍全是礦山,工廠和農村混在一起。城市小,農民、工人、干部、廠長,甚至市長,我和他們的子女都是同學,所以對這些干部很熟悉。像《上門女婿》里的農民,《半路兄弟》里的廠長,我都能從這些親戚朋友身上找到影子,以前見過,演起來就比較熟,沒有距離。所以說程銳這個角色我能從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影子,絕不會演成一個空架子。
2解讀角色情感:不是喜歡就要在一起
記者:您對程銳這個人物有怎樣的理解?
張豐毅:我喜歡程銳這個角色,因為他是個有原則的人,他不僅僅是個廠長,身上還承擔著兄弟、父親、丈夫、兒子等多重身份,當他面臨國家的原則和兄弟的情義發生沖突時,他在做選擇時內心很掙扎,這種情感上的變化使得這個人物很豐滿也很立體。尤其是他在生活中偶爾耍個賴,更顯這個人物很真實。
記者:《半路兄弟》里女工程師林媛向程銳示好,但是程銳用一句“別鬧”就輕描淡寫地回避了,您覺得這種安排真實嗎?
張豐毅:我覺得這種處理方式挺好,其實真實生活中不就是這樣嗎?不是喜歡就一定要在一起。在原來的劇本里,林媛為了向程銳表達好感,幫程銳洗衣服什么的弄得程銳很緊張,我就這段戲和導演商量,覺得程銳在這時候要表現得很坦蕩,不把林媛放在一個尷尬的位置,尊重她的感情,這樣表現起來會更真實。
3剖析兄弟情義:我和李強很默契
記者:《半路兄弟》展示最多的就是兄弟情義,你和李強在生活中是好朋友,在拍戲時有沒有意見不同發生爭執的時候?
張豐毅:遇到對角色的理解有不同的時候,我們都是商量著來,有啥好爭執的?我和李強是認識二十多年的兄弟了,家在同一個小區住,咱倆平時也經常一起喝茶聊天。雖然之前只在1995年合拍過《飛虎隊》,但我倆之間的默契一直有,所以演《半路兄弟》時很自然,兄弟之間就應該有這種合作。
4澄清落淚新聞:我不會為了兒子哭
記者:在生活中您對兒子采取什么樣的教育方式?
張豐毅:我不干涉他。說到這里我得辟個謠,網上說我在發布會上為了兒子演話劇的事兒幾度落淚,我根本就沒有落淚,我怎么會為這種小事落淚?孩子都那么大了,他會為自己的事情負責,我從來都不干涉他。我最近一次哭是汶川大地震的時候,守在電視旁邊看到新聞時忍不住哭了,但我絕不會為了兒子的事兒哭。
記者:您即將參演陳凱歌的《趙氏孤兒》中的公孫杵臼這個角色,現在在為角色做什么樣的準備?
張豐毅:現在就是留胡子,公孫杵臼五六十歲,應該是一把長胡子。公孫杵臼比較好的地方是影視劇里從來沒有出現過的角色,而且這個人的故事比較慘烈,為了趙國公子可以摔死親生兒子,背上不義的罵名,這個故事只能在春秋戰國那個年代才會發生。
5拍戲如“流水”:角色力求不“重復”
記者:這些年您拍過的電影、電視劇如“流水”,但扮演的角色很少重復,這是否意味著您選戲很嚴?
張豐毅:我確實是盡量接不同的角色,像1999年演過《和平年代》后,我十幾年沒接過現代軍人的戲,到2006年演《歷史的天空》,是年代戲的軍人,兩個還是不一樣!吨心暧媱潯返墓珓諉T,《上門女婿》的農民,《西圣地》的炊事員,還有《孫子大傳》是古裝戲,每一個都不一樣。尤其是電視劇,天天在電視上播,我不愿意讓人家一打開電視,看到的都是差不多的人物,弄不好還以為是看同一部電視劇呢!接下來我的戲要播的是《旱碼頭》,是《大染坊》的編劇陳杰寫的,3月底應該會在央視播。在這個戲里我第一次演商人,故事是講周村的一個舉人楊瑞清,在亂世中如何誠信做生意,最后成為大商人的故事!驹瓨祟}:張豐毅自曝童年經歷:從小在礦區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