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鄧亞萍。
CEO鄧亞萍
兩年前的2010年9月,鄧亞萍又一次華麗轉身。
這一次她由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變為一名企業高管――出任人民搜索(后更名為即刻搜索)總經理。就像數年前她從一名運動員變身為一名劍橋大學的博士高材生一樣,跨度之大出乎眾人意料。
在運動員時代,鄧亞萍是當之無愧的王者,曾占據國際乒聯的世界女子排行榜首位長達8年之久;學生時代,從零開始的她先后拿下了清華大學的學士、諾丁漢大學的碩士、劍橋大學的博士學位;后轉而從政,先后擔任過國際奧委會官員、北京奧運會奧運村運行團隊副主任、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等職。
鄧亞萍說,她是一個喜歡挑戰自己的人。從運動員到學生,從學生到官員,從官員再到企業家,你可以說她是轉型,也可以說她在挑戰生命當中的新鮮事物。
運動員時代的她,給人的印象是標志性的吶喊,永不停歇的進攻再進攻,退役后的她卻沉默得像張乒乓球臺,親切、隨和、開放,從不獨斷專行。現在,她是位員工眼里充滿人格魅力的CEO,而放在公司健身房的乒乓球拍,她再也沒有碰過。
9月18日,北京環球金融中心,這是一場即刻搜索為清華學生召開的專場招聘會,50多個來自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的研究生們如同小學生般端坐在大廳,陣陣掌聲劃破著那個昏昏欲睡的下午。剛畢業的田榆鵬說,“參加過那么多場招聘會,鄧亞萍師姐的演講是我聽過最鼓動人心的。”
現在,即便鄧亞萍使出“殺手锏”――即刻搜索,當年那個每每進攻得手,就張揚得握拳吶喊的乒壇奇才,已經消失在眼前這個職業女性的身影里。
2010年9月26日,37歲的奧運冠軍鄧亞萍正式入主人民搜索(后更名為即刻搜索),在百度搜索上,從當年9月19日傳出相關消息開始,10天內關于“人民搜索”和“鄧亞萍”的搜索結果便飆升至128萬條――不過,按照鄧亞萍的性格,她肯定更希望以后網民能通過人民搜索得到這一結果。
5歲開始練球
鄧亞萍從5歲開始練球,她用了19年證明了自己是那個時代最偉大的乒乓球運動員,將四塊奧運金牌、18個世界冠軍收入囊中,從1990年至1997年,她占據國際乒聯的世界女子排行榜首位達8年之久。
1997年退役之后,她又相繼拿到了諾丁漢大學的碩士學位和劍橋大學的博士學位,求學期間,鄧亞萍還身兼國際奧委會和北京奧組委的工作。2009年4月正式就任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一年后,她又一次變換身份,成了一家互聯網搜索公司的CEO。
不到兩年時間,即刻搜索發展成了一個擁有四百多名員工的公司,截至2012年8月,即刻搜索日均PV流量已突破上千萬。
雖然履歷上面寫滿過這么多頁的輝煌和成功,但在兩年后的今天,她也希望向外界證明,她的確還是那個鄧亞萍。
鄧亞萍從5歲起跟隨父親學打乒乓球,父親給她制定了―套不同于常規的訓練方法――在兩年訓練中,鄧亞萍練的全是正手攻。這種別具一格的訓練法,在所有的乒乓球教科書中都是找不到的。
1986年10月,13歲的河南省隊借調隊員鄧亞萍拿到了全國冠軍,按照規定,獲得比賽前8名的選手可以自動進入國家隊,但國家隊以她個子太矮為由拒絕。這個結果在她的意料之中。以前,她就有過幾次被河南省隊退回的經歷,理由也是太矮。
劍橋第一年
劍橋的第一年,鄧亞萍也兼任著北京奧組委市場開發部工作,負責為北京奧運會籌備資金,與各種各樣的公司企業談判,忙得不亦樂乎。
有一次實在來不及,請了20天年假,她關了手機,拔了電話線,在外定了100多個速凍餃子,用二十天時間玩命地在家里趕一份一萬字的報告。隨后又馬不停蹄飛到意大利參加國際奧委會會議。結果當最后回到北京,她的頸椎和背就完全不能動了。
鄧亞萍被送到北醫三院,找到多年給她看傷的醫生,沒想到輕輕一碰她就哭,醫生見狀對她說:“喲,看來你是真疼,不疼你不會哭的。甭走了,住院吧。”從來沒住過院的鄧亞萍就這樣在醫院整整呆了十天。
鄧亞萍對自己前面的人生態度有個高度的概括:“你的忍耐力有多強,你的成就就會有多高,你的承受力有多大,成功就有多大。”
從2010年9月開始,鄧亞萍開始四處“取經”,她去拜訪李開復、張朝陽、馬云、周鴻袆、馬化騰等業界大佬,虛心向他們請教,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她,“現在搜索引擎行業競爭如此激烈,大多數人都建議說不要干,干不成的,很難的。”她說。
有的時候,以“鄧亞萍”這三個字作為敲門磚,各部委的大門確實開得容易,但是,也僅僅是敲門磚,因為之后的細節還是得由部長下面的處長們去具體辦理。
兩年后的今天,即刻搜索已經呈現出一個創業公司所能擁有的種種欣欣向榮,日均PV流量突破千萬,搬到了如《名利場》拍攝場所般的辦公地點,擁有若干分工明確的會議室。
第一個到公司
說到挑戰這個詞,鄧亞萍嘴角的弧線揚了起來。從進入公司的第一天開始,她每天幾乎是第一個到公司,也幾乎是最后一個離開。“我相信沒有什么會像競技體育這么殘酷了,包括自我的控制能力、忍耐力,自己對于目標有一種執著的精神,我慶幸自己曾經有過這樣殘酷的競爭過程,如果去做別的事情,我認為應該有一個很好的基礎。”
多年以前,當她還是國家隊的“小鄧”時,食堂的師傅什么時候看見她,就知道什么時候該下班了。
2010年9月,鄧亞萍前去向李開復咨詢,李開復給她開了個名單,上面的第一個人就是劉駿。
曾經擔任谷歌中國研究院副院長的劉駿,在互聯網這個行業的名氣和體育行業的世界冠軍沒什么區別,雖然他的兩顆小虎牙使他“科學家”的稱號顯得不那么嚴肅。當他在2010年8月份想要進軍搜索引擎的消息傳開時,網上一度還有周鴻祎和曹國偉投資他自主創業的傳言。
“她(鄧亞萍)之前入主人民搜索的新聞我也看了,但我絕對沒有想到她會找到我這里來。”劉駿說。
北京的八九月份,是一年當中氣候最好的時候,鄧亞萍去見了劉駿。他們在劉駿當時一間“又破又舊”的辦公室見了面,雖然后來會面的兩個當事人都說那是“一次愉快的見面”,但是劉駿當時還是猶豫的。
鄧亞萍也只是眾多找到劉駿合作的人之一,但劉駿最終答應過來,鄧亞萍的溝通能力功不可沒。“她一直在不斷地找我,有一段時間,我和家人去加拿大度假去了,手機還摔壞了,她那段時間急壞了,我回國以后一把手機卡補上,她的電話是第一個打進來的。”
最終打動劉駿的不僅僅是鄧亞萍表達出來的誠意,還有鄧亞萍做這件事的決心——也可以說鄧亞萍將劉駿的心理揣摩到了極致,她明白,在微軟、谷歌加起來呆了十幾年的劉駿,和她一樣,想“做點中國人自己的事情”。
劉駿的加盟使得即刻搜索有了技術的核心。
一位即刻員工說,隨著鄧亞萍的到來,一大批互聯網的優秀人才加盟了即刻搜索。
現在,即刻的團隊里,有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原副院長劉駿、谷歌總部數據中心工程師王江、谷歌安卓系統1.0版創始人之一錢江等一長串明星陣容。
互聯網業界紅人
你甚至無法在鄧亞萍身上發現一絲疲態,拍攝封面照片的當天,鄧亞萍的行程,幾乎被分解到以分鐘來計,即使到了午飯時間,盒飯已經擺在了面前,她還是隨意地揮揮手。如果在媒體報道里,那些互聯網大佬們衣食樸素的生活方式是真的,那么鄧亞萍真的和他們接近了,盡管身上穿著頗有品位的套服,鄧亞萍卻不能詳細地說出具體的品牌名稱,她沒有耳朵眼,沒有美甲。
鄧亞萍對細節的觀察令人嘆服,她能記住每一個員工的名字,鄧亞萍在公司也有個CEO郵箱對全體員工開放,每天晚上她都會打開郵箱,和所有人進行一對一的溝通交流。鄧亞萍和公司員工們交流時,她會問他們工作累不累,有沒有女朋友……而后不久,即刻搜索公司就真的會有和其他公司的一些單身青年聯誼活動。
每天晚上大約十點左右,鄧亞萍都會走出她的辦公室,到外面的大辦公間去轉轉,這樣做有兩個目的,一是讓大家體會到:你們的辛苦,領導都看在眼里;另一方面,她會像是不經意地問起一些看上去生疏的面孔,和他們拉拉家常,了解了解情況。
在鄧亞萍的運動生涯里,沒有人敢小覷她,任何時候都得打起精神,因為她隨時都有可能變成一條噴著火舌的龍。即刻搜索產品部總監張玉睿證實,他就見過一次鄧亞萍生氣,有一次一個部門承諾什么時候會有個成果,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能做好,也沒有及時反饋,最后發現工作沒有按預期完成。
9月11日的中國互聯網大會,最后一個環節是互聯網領袖對話環節,請的是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當當CEO李國慶以及即刻搜索CEO鄧亞萍,三人共同上臺論道。當天在一家媒體的新聞稿里,對三人的稱呼都是“互聯網業界紅人”。
有網友總結了各位的講話,其中鄧亞萍的是“拜馬云為師,拜互聯網先行者為師”,下面的評論都認為昔日的乒乓球女皇謙遜而低調,也仍然有那么一部分人,毫無例外地拋出了他們對即刻搜索未來的質疑。
鄧亞萍會如何接住這個球?我們全都有期待。【原標題:乒乓女皇鄧亞萍成體育明星從政的成功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