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我死后的200年,人們還依然記得Mary Ma。”
馬艷麗簡歷
外文名: Mary Ma
國籍:中國
出生地:河南周口
血 型:A型
出生日期:1974 年11月25日
最喜歡的模特:辛迪·克勞馥
最喜愛的服裝:阿瑪尼
最常用的化妝品:雅姿
職業:服裝設計師、名模、演員、老板
最中意的職業:服裝設計師
文|《小康·財智》記者 胡柯
客廳角落的沙發里,坐著一個漂亮女人。站在門的位置,可以看見女人露在沙發外面穿著黑色緊身褲的修長雙腿。客廳里很靜,偶爾傳來女人打電話的溫柔聲音。片刻,掛掉電話,女人和對面的男子攀談起來。這個女人不是別人,正是記者此次來訪要見的人——馬艷麗。
今天對馬艷麗來說,除了接受記者采訪是特殊安排,其他都只是平常工作的一部分。下午2點,就在這間堆滿各式服裝、充斥著香水味的別墅里,馬艷麗要決定一場即將舉行的私密秀表演用服裝,很快,這里就要來很多模特,試衣、換衣。這樣的私密秀彩排是不對外開放的,所以能看到,對記者來說,是一次禮遇。
相視而笑,就算是打過招呼了。馬艷麗開始忙碌起來,因為模特們已經陸續來了,寂靜被打破,此起彼伏的笑聲和手機鈴聲,讓本來寬敞的空間顯得狹窄起來。
實際上,馬艷麗本人比照片上更加年輕、漂亮,1.79米的身材,讓整個人看上去很精神。當你真的站在馬艷麗的身邊,除了身高的距離外,馬艷麗留給人的印象更多的是親切,沒有十足的大腕范,更像鄰家大姐姐。
秀稍作準備就開始了,Mary Ma的服裝被模特們一件一件地穿出來,客廳變成了T臺。馬艷麗很認真地看著,沒有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這場秀持續了4個小時,不得不承認,馬艷麗的眼光是獨到的,通過調整配飾,調整模特,定裝的時候和最初表演的時候,連記者這個外行人都看出了不一樣的精彩。
秀結束,模特們散去,喝下一杯熱咖啡之后,我們約好的采訪才得以進行。
不幸中的幸運
馬艷麗安靜地坐在沙發里,找了一個舒服的姿勢。她說:“我們開始吧。”
熟悉馬艷麗的人都知道,馬艷麗畢業于河南省體育學校,14歲進入河南省體工隊學習賽艇,并開始自己的運動生涯,后因腰傷退役。退役之后,馬艷麗有一次在上海逛街的時候,偶然被獵頭發現,然后就進入了模特行業。1994年,在首屆上海國際時裝模特大賽上,馬艷麗從四十多個國家的五百多名選手中脫穎而出,奪得了大賽的冠軍。在隨后的幾年中,她一直穩坐中國首席名模的頭把交椅。
在外人眼里,那時候的馬艷麗應該很滿足才對,可是,面對模特行業的殘酷競爭和職業本身所帶來的浮華躁動,馬艷麗并沒有像大多數人那樣被功利物質所誘惑,而是在慢慢摸索和尋找自己的路。她抽時間學習了服裝設計,并在1998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完成了從模特到設計師的轉型。
不得不說,那一段轉型實際上招來很多人的不解,放棄正值輝煌的模特生涯,大家都覺得惋惜。但是馬艷麗不這么想,相對于走在T臺上的光環,她更想自己設計服裝,自己來經營美麗。于是,2003年,她創立了北京馬艷麗高級時裝有限公司,Maryma正式開始上市。
遺憾的是,上市的Maryma不幸趕上了非典,非典打亂了馬艷麗的所有計劃,服裝發布會被取消,模特表演被取消,世界服裝設計師的亮相完全沒了蹤影,服裝訂貨會根本就排不上議程。原本車馬不息的公司立刻門可羅雀,只剩下幾個保安在門口枯坐,“那還是費了好大的勁才勉強留住的。”看著自己辛苦幾個月的成果一下子付諸流水,馬艷麗第一次覺得,創業真不容易。
其實,就在那個時候,馬艷麗的父親做了一個很大的手術,而馬艷麗自己還懷著孕。“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堅持過來的。”幸運的是,那一年,雖然馬艷麗經受了很多的考驗,但是她辛苦創立的公司并沒有倒下。2003年之后,Maryma開始發揮自己的優勢,開始成長起來。
走到今天,Maryma經歷了從零售向高端定制的轉型,現在Maryma有會員229人,除此之外,Maryma還給明星的演唱會提供定制服裝,毛阿敏、陳思思的演唱會服裝都是由Maryma提供的。
看著馬艷麗一路走來的艱辛和她的成功,人們對她的看法也發生了改觀。“名模”迅速被“女強人”替代。
“我并不喜歡把自己放在女強人的位置上,女強人給人的感覺一般都是堅強、氣場強大、雷厲風行,實際上,我心里永遠都住著一個小女孩。”馬艷麗告訴記者。她能很堅強,是因為有朋友的支撐,她能走到今天也是因為有朋友的幫助,而她自己,其實對管理公司的興趣并不濃厚,和當一個企業管理的女強人相比,她更喜歡去做設計。
寧可失去 也不屈就
馬艷麗做設計除了和自己的天賦有關之外,其實模特生涯對她的歷練也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在朋友眼中,馬艷麗是一個認真、苛求完美的人,重視細節,還有點小驕傲。但是正是因為這種個性,馬艷麗對自己參與的每一場秀,或者說對一些知名的國際品牌都有自己的理解,因為她會去鉆研。
“我希望我的作品是有分量感的,有一些有深厚意義的東西在里面,你會不停地發現它的那些優點,而并不是靠一些短暫的視覺效果來抓住你的視線,我需要一種持續的吸引力。”
“不要試圖改變我,讓我來引導你,讓你變得更美。”其實,馬艷麗的這種堅持,曾有一段時間,并沒有得到大家的理解,包括她自己的員工。
因為有一個很有錢的浙江商人找到了馬艷麗,希望成為高級定制的會員,但是這位商人有自己的審美,他希望Maryma幫他設計的服裝能符合他的審美。而馬艷麗覺得,商人有錢,可是品位有點俗,于是不同意按照商人的審美進行定制,他希望商人能接受她的意見,穿得更時尚一些。
遺憾的是,商人也是一個脾氣很倔的人,結果,這筆生意沒有了,也就意味著一年30萬,甚至更多的會員費沒有了。對此,馬艷麗一點都不覺得可惜。“Maryma是有靈魂的,每一件衣服穿出去代表的都是Maryma的氣質,我寧可失去,也不改變服裝的定位和品質。”
但是,做企業不就是為了能賺錢嗎?馬艷麗的倔強讓她損失了一些單子,可是馬艷麗覺得,如果只是為了賺錢,忽視了企業發展必須具備的品質,那么,這個錢就掙得不值。馬艷麗很喜歡香奈兒,她覺得,香奈兒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香奈兒有自己的個性。所以,她也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原則。
社交的力量
當然,馬艷麗之所以有這樣的傲氣,我們不得不承認,是因為在Maryma的發展過程中,除了2003年有點難之外,其余的時間,Maryma發展得都比較順利。
高級定制,其實在中國還是屬于新鮮事物。普通大眾對高級定制的理解基本上都是花很貴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