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救出一家四口英雄悄然離去
4月20日一大早,界首市邴集鄉(xiāng)董寨村村民徐汝亮開著農用三輪車,帶著兒媳、孫子和孫女趕早集,為躲避迎面駛來的車輛,連人帶車翻入光蘆河中,瞬間降臨的災難將老少4人推向死亡的邊緣。
聞訊趕來的群眾要么不識水性,要么年老體弱,望著漂滿垃圾、泛著陣陣臭氣的污濁河水束手無策,眼看河水就要吞噬4條生命。危急時刻,晨練路過這里的徐軍,來不及脫下衣服,就縱身跳入又臟又臭的河中。
嗆了幾口臟水后,徐軍奮力向落水者靠近。河中淤泥很深,徐軍把孩子舉過頭頂,艱難地挪動著身體,往返兩趟將兩個孩子交給岸邊的群眾,最后抱起驚魂未定的婦女一步步向岸邊挪動。河堤又陡又滑,連續(xù)推了3次,落水者才由岸邊的群眾拉上岸。
此時的徐軍已筋疲力盡,但他顧不上歇口氣,再一次游向河中心,將已經(jīng)神志不清壓在車下的老人拉出水面。這時,圍觀的群眾拿來繩子同徐軍一起救出老人。
當看到群眾將被救的4人安全送往醫(yī)院搶救后,徐軍才悄然離去。
今年4月份,徐軍深水中勇救一家4口的事跡被新聞媒體報道后,這個21歲的河南小伙子一下子成為全國人民關注的焦點。在百度上輸入“河南消防徐軍”時,您會發(fā)現(xiàn)相關鏈接有3200多條,國內幾乎所有的強勢媒體都對徐軍的感人事跡作過報道。
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深水救人是一時沖動,還是性格使然?假如沒有后來的“千里尋恩”,我們的“無名英雄”會將壯舉永埋心底嗎?
近日,帶著這些疑問和好奇,筆者走進了鄭州市消防支隊中原一中隊,走訪了徐軍的中隊長、指導員和他的戰(zhàn)友們,目睹了他在工作、訓練、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千里尋恩找英雄
一切還得從“千里尋恩”說起。5月9日8時左右,一位操著南方口音的中年婦女來到隊上尋找徐軍。
該婦女見到徐軍,緊緊抓住他的手再也不肯松開:“恩人呀,我終于找到你了!我代表我們全家專程來謝謝你,要不是你,我們一家人都沒命了……”該婦女說她叫徐秀芝,徐軍救出的落水人徐汝亮是她的父親。
徐秀芝拿出1000元現(xiàn)金塞到徐軍手里,表示全家人對英雄的感謝。
“不行,不行,我決不能收下這些錢。”徐軍一下子漲紅了臉,“救人是我們消防兵的職責啊。”
徐秀芝把自己和親戚連夜縫制的兩面錦旗交給徐軍,然后向大家道出了“千里尋恩”的曲折過程。
●○尋恩過程多坎坷
徐汝亮在醫(yī)院清醒后,第一句話就是詢問英雄的下落。他向子女們下了死命令:“就是砸鍋賣鐵,也要找到救命恩人。”
有人叫老徐張貼尋人啟事。徐汝亮馬上讓兒女們印制了1萬多份尋人啟事,開始在方圓30公里的村口、交通要道張貼,希望能找到救命恩人。親戚、朋友、村民也自發(fā)開始在周圍十里八村尋找。幾天過去了,卻沒有任何消息。
“無名英雄”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
界首市武裝部得知消息后,動員全市19個武裝部、249個民兵營及預備役人員數(shù)萬人,加入到尋恩行列中。安徽省的多家媒體也隨之跟進,《江淮晨報》、《合肥晚報》、《界首市電視臺》以“救命恩人,你在哪里?”為題開始尋找這位無名英雄。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場聲勢浩大的尋恩行動在安徽大地迅速展開了。
5月8日,尋恩行動的第十八天,傳來了一個讓所有人激動萬分的消息:救人者找到了!他是河南省鄭州市消防支隊中原區(qū)消防大隊一中隊戰(zhàn)士徐軍。
●○毛頭小伙成專家
“不拋棄,不放棄”,是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士兵突擊》中主角許三多說得最多,也是實踐最多的一句話。在與徐軍的接觸中,筆者從他身上也看到了許三多的影子。
9月6日下午,是中隊攀登兩節(jié)梯例行訓練科目。作為一班班長,徐軍為戰(zhàn)友們講解完分解動作和注意事項,帶領戰(zhàn)友們逐個練習。王國輝,8.4秒!王家銀,9.6秒!徐軍,7.5秒!“好樣的!”幾名老士官蹺起了大拇指。
“別看俺們班長現(xiàn)在牛,聽說他剛入伍的時候也是個榆木疙瘩呢。”采訪中,上等兵龍剛向筆者透露了一個“機密”。
徐軍剛入伍時,體質比較弱,各項業(yè)務也不出彩。但是中隊長賀體軍發(fā)現(xiàn),這個兵從來不藏勁,一有空就跑到訓練場,手破了、腿蹭了,流血了,不喊疼、不叫苦。就這樣,訓練成績慢慢地提高了,最后竟然超越了班長,一直是中隊業(yè)務成績的最佳保持者。
賀體軍介紹說,在2006年全支隊組織的崗位練兵考核中,徐軍所帶的戰(zhàn)斗班業(yè)務成績優(yōu)秀率高達100%,他本人也被支隊評為“優(yōu)秀班長”。
從“門外漢”到“業(yè)務能手”,徐軍流了多少汗水,付出了多少艱辛,旁人無從得知。但有一件事,卻足以使我們“管中窺豹,得一斑而知全身”。
那是2006年年初的時候,為響應部局、總隊“深化大練兵、苦練基本功”的號召,鄭州市消防支隊掀起了特勤器材裝備練兵大比武活動熱潮。中原中隊是全省正規(guī)化建設標兵中隊,作為一名新上任的班長,徐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白天刻苦訓練,晚上就一頭扎進圖書室查閱書籍,搞不懂的就記下來。幾個月下來,中隊圖書室里的特勤業(yè)務書籍被他翻了個遍,小本上也是記滿了只有他自己才能看懂的數(shù)字、符號。
現(xiàn)在,中隊幾十種特勤器材,他樣樣玩得轉,成為呱呱叫的“小專家”。
●○職責時刻銘記心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消防部隊所擔負的滅火和各類搶險救援任務日趨艱巨。鄭州作為全省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消防部隊承擔的各項任務尤為繁重。據(jù)了解,2006年以來,徐軍直接參加的戰(zhàn)斗就有200余次,搶救遇險群眾60余人。
2006年9月9日凌晨,鄭州市鄭上路一貨車的兩儲罐發(fā)生猛烈燃燒,隨時可能將旁邊的16罐甲醛引燃。危急時刻,徐軍帶領突擊隊,登上了熊熊燃燒的貨車,冒著中毒的危險,與戰(zhàn)友們一道將16個儲罐安全轉移,成功避免了一起惡性事故的發(fā)生。
今年2月18日,位于隴海路與桐柏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家屬院內發(fā)生天然氣泄漏爆炸火災,30多名群眾被困。徐軍帶領搜救小組,不顧個人安危,冒著高溫,穿越濃煙,在火海中奮戰(zhàn)一個多小時,終將被困群眾全部救出。而此時剛從除夕夜安全保衛(wèi)工作一線回來的他,一下子坐在地上。
說到這里,賀體軍的眼睛濕潤了。這樣的一名戰(zhàn)士,即使是在休假探親中,遠離戰(zhàn)斗崗位時,遇到人民群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