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開封市杞縣供電局局長牛興
“努力工作,不屈不撓。”“最大限度地對職工做到公平公正。”“我的字典里沒有受賄,誰想送錢找我辦事,沒門兒!”
在河南電力系統里,有位傳奇的“明星人物”,提起他,人人豎起大拇指。是他,讓通許縣供電局走出虧損泥潭。是他,解決杞縣供電局的歷史遺留問題。是他,讓員工發自內心地傳誦。
他就是現任河南省開封市杞縣供電局局長牛興。他自己的真情換取群眾信任,用真心換取企業的發展,用廉潔撐起了一方的和諧。
大刀闊斧改革 帶領通許縣供電局走出泥沼
2003年4月,牛興走進了通許縣供電局的大門,看著這個負債累累的企業,牛興并沒有放棄,而是把局長的責任一肩扛起,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
牛興的第一板斧砍在了人事制度改革上。過去,通許縣供電局存在嚴重的人事制度弊端:變電站站長和輸變電運行部主任、鄉農電所所長和農電服務部主任等同屬一個級別。雖說變電站和供電所分屬輸變電運行部和農電服務部的下屬單位,但由于同屬中層干部,級別一樣,工作中常出現攀比、推諉和扯皮現象。據統計,當時僅正職中層干部就達118人之多,連同副職算上有200多人。為更好地推動工作的開展,牛興決定對中層干部實施“瘦身”計劃。經研究,把供電所降為副股級單位,供電所長和支部書記實行“一肩挑”,將變電站降為班組級單位 ,從而減少中層干部49名。同時,針對當時機關職工隊伍龐大,人浮于事的狀況,將部分職工充實到供電所或多經單位,并實行“能者上、庸者下”的干部制度。他的改革得到了上級和職工的大力支持,最終得以順利完成。隨后他就對在崗職工進行了大規模的、持續的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培訓,很快使隊伍面貌煥然一新。
他的第二板斧砍在了線損管理上。利潤是企業發展的命脈,電力企業要獲得利潤,線損管理是最重要的一環。為了控制線損,按照市公司下達的指標,結合通許實際情況,嚴格制訂了高壓綜合線損不得超過7%,低壓城鎮不超9%、農村不超12%的指標,站(所)連續兩個月完不成指標,或者多收用戶電費者,一律就地免職或調離工作崗位。內部具有競爭機制的勞務管理形式立竿見影,線損管理走在了全省前列。2007年榮獲“河南省管理創新最佳效益企業” 、“國家電網公司先進單位”。
就這樣他們用了短短兩年的時間,使企業走出了虧損的泥潭。但這僅僅是他的第一步,隨后他把精力轉向了企業的發展和建設上。籌資240萬元先后改建和新建了5個供電所,這些供電所全部達到了國家一流供電所的標準;通過層層考試篩選,選拔了10名優秀青年職工送到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深造,同時選拔出50名青年業務骨干委托省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函授培養。他多方奔走,又吸收了6名優秀應屆大學畢業生到通許供電局工作,投入資金購買了各類教材對職工進行全方位的培訓。在硬件和軟件的雙豐收上,讓通許縣供電局走上了以前職工想都不敢想的康莊大道。
帶著感情去干事 “我們不是做秀的”
牛興總說,我們是干實事的,不是做秀的,說到的就必須做到。他要求只要企業用電出現故障,主管副局長必須到現場。他自己也經常到企業詢問情況,解決問題。縣里招商引資項目洽談,他必定到場。只要是需要電力支持的,他毫不猶豫,以最快的速度讓企業用上電。
一年春節,長治鎮一企業反映變壓器容量小,需要擴容。牛興在節后上班第一天就來到這家企業,當場拍板為其增容。這家企業3天后就用上了新變壓器。孫營鄉一家引資企業廠址選在了高壓線下,牛興帶領下屬經過周密測算,竟于一周內把線路改造完畢,為這個企業“讓路”……縣供電局的這些舉動常常使經理、廠長們很感動,表達謝意最直接的方式是請局長吃頓飯。但牛興從不吃人家一頓飯,拿人家一分錢好處。縣里一位企業老板說,雖說供電是壟斷行業,但服務沒說的,有需要幫忙的事兒打一個電話就行。
很多人至今還清楚地記得,2006年1月28日,一場大霧造成通許縣線路跳閘,牛興非常著急:正值除夕,沒電怎么行?他親自帶領職工,從通許縣一直查線到開封市,在深深的雪地里跑了幾十里路,兩腿沾滿了泥漿。一位職工說:“我看到局長后來走路腿都有些僵硬,心疼!”牛興患有股骨滑膜炎,醫生一再交待他不能過度活動,不能受涼,可他經常不顧醫囑,在惡劣天氣出現在搶修現場。那位職工了解這一點,幾乎是含著眼淚與牛興并肩作戰到最后,直到全縣用戶都用上電。
在牛興的思想里,用戶無大小,百姓無小事。牛興強調對用戶要帶著感情去服務。一次,一個用戶找到他,說自家的電表壞了,當時供電局又沒配件,他很著急。牛興說用電要緊,換塊新的吧。可那人表示家里有困難,牛興說,你再困難,也不能不讓你用電。他就自己掏出幾十元,讓工作人員買了塊新表給用戶裝上。
誰說當官總是高高在上,牛興總是俯首甘為孺子牛,真正帶著感情為老百姓辦事,為父老鄉親辦事。
恪守原則 臨危受命 平息十幾年的信訪難題
2008年7月,牛興臨危受命,來到資金問題、人事遺留問題嚴重的杞縣供電局任局長,組織希望他能夠再次讓這個企業起死回生。
杞縣供電局自1992年由市供電局代管以來,大力發展多經,先后安排了400多名臨時用工,他們希望能夠轉正,可是,幾年過去了,還有330多名臨時用工沒有名分。自2004年開始,杞縣供電局便一直糾結在臨時用工們的信訪案件中。
困擾杞縣供電局十幾年的臨時用工問題,還是因為牛興而改變了。他擔任局長后,多次召集有關部門召開專題會議,認真研討上訪人員要求事項,并努力爭取上級部門的幫助。同時,依據《勞動合同法》《信訪工作條例》和該局的有關制度,出臺了《杞縣供電局人事遺留問題解決方案》、《關于解決人事遺留問題期間的規定》及《杞縣供電局解決人事遺留問題保持穩定預防突發事件發生應急預案》,認真研究解決所有問題。
事態穩定后,他安排由人力資源部牽頭,紀檢、工會、農電、財務等部門組成的用工身份核實小組立即投入工作,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對所有待解決人員的身份、工資發放渠道進行了再次核實確認,共認定應解決人員164名、解決條件不足人員91名、不屬于解決考慮范圍人員75名。這時,91名解決條件不足的人員開始肆意鬧事。牛興非但沒有回避,反而繼續正面解釋疏導,對于他們提出的問題,依據《勞動合同法》及有關政策都給予了解答,盡力化解他們心中的疑惑和不滿,用真情和實際行動感化他們,穩定了他們的情緒、統一了他們的思想。同時,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依據法律法規出具了《信訪處理意見書》,使他們心服口服,息訴停訪。
2009年7月28日,困擾杞縣供電局16年之久的臨時用工問題終于得到妥善解決,正式宣告結束。2009年底,杞縣局被河南省電力公司授予“信訪穩定標桿單位”。
員工:是您,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以下是杞電員工發給牛興的短信,我們從這些真摯的信息里,看到一個企業員工對這位局長的無限愛戴——
“我是您的普通員工,您來了之后,我們得到太多實惠,在您來之前是不可想象的,現在青海玉樹發生了地震,我們想盡一點綿薄之力,請您帶領我們倡議一下吧,相信職工們都會響應的。”
“安全大于天,預控走在前,過程是關鍵,貴在是堅持。您每次講話都能鼓舞大家的士氣。當您警惕大家要提高安全意識‘為了自己,也為了他們’時,是多懇切呀!從您上任以來,開展了一系列的安全活動,從農網的逐一丈量、復查到農電線損的重點突破,從強險保電到事故隱患排查,從活動分析到安全隱患論證,從安全大會上的一次次所長發言到生產科室的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從廣大干部群眾的一些習慣認識到您深刻的點評,從今天您對事故的處罰不是目的的分析到喚起大家提高安全認識。安全工作已經融入杞縣局的每個人心中并影響到每個家庭。為了您的員工,您不怕聽到罵聲。杞縣的員工感謝您,員工的家屬傳誦您!”
“經過又一年的高效管理,規范運作,杞縣電力成績是明顯的,從職工的贊嘆聲中,我們發現了您久違的笑臉,也增加了我們建設美好杞電的自信。您巧妙化解各方的壓力,達到內外兼顧,這需要精力,更需要智慧!我們會以您為榜樣的,這是基層最真實的聲音!”
“牛局長,您辛苦了!作為一個普通的職工代表,向您表示最衷心的感謝,是您,讓我們全體職工看到了希望!只要您在,杞電明天將更加輝煌!” 記者常紅【原標題:電力系統傳奇人物牛興:誰想送錢找我辦事,沒門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