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新河,1970年3月生,湯陰縣宜溝鎮營耳村農民。貧困時,他樂善好施;致富后,創辦敬老活動中心,尊老愛老,被鄉親們稱為“孝星”、“人民的好兒子”。
1991年,他率先創辦了家庭敬老活動中心,為安陽、鶴壁三個相鄰村的196位老人及周邊村莊的23位殘疾人安了一個溫暖的家,化解了三個村多年來的矛盾沖突。他熱心公益,尊老敬老,扶貧濟困,累計資金達20余萬元,幫扶群眾達10000余人次,他先后被評為全國孝親敬老之星、全國五好文明家庭、河南省十大敬老楷模、感動安陽十大人物、安陽市勞動模范、安陽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湯陰縣第十三屆人大代表、十佳個體工商戶、十星級文明經營戶、新農村建設標兵、新長征突擊手等榮譽稱號,其事跡曾被新華網、中國新聞網、河南日報、河南電視臺、大河報、中國老年報等新聞媒體報道。2009年當選為安陽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原新河的家鄉宜溝鎮營耳村,位于湯陰縣西部的五里崗上,低處安陽、鶴壁兩市交界處,地窮人貧。為早日擺脫貧困,原新河夫妻二人開辦了一個小賣部,開業之初,他就定下了“文明經商為榮、為人民服務為樂”的經營之道,堅持講信譽、守信用,童叟無欺,敞開胸懷,廣交朋友。伴隨著他們夫妻倆的誠信、精心、勤奮經營,小賣部的生意越做越紅火,越做越大。原新河漸漸有了盈余,并蓋起了新房。
1999年,原新河的新房落成。建成之初,他卻做出了一個大膽舉動,要讓出兩間正房,創辦家庭老年活動中心。原新河的家庭敬老活動中心還正在籌劃之中,卻與岳父之間發生了一場激烈的爭辯,岳父氣急暴躁地說:“你才過上幾天好日子,就不知道姓啥啦?你是黨員?你是民政局?你是慈善機構?那些老年人病多痰多,你就不怕傳染家人和孩子?”原新河卻執拗地說:“我什么都不是,但我尊老敬老總沒錯吧?”
就這樣,原新河頂著來自親人的壓力,投資2萬多元,買來了象棋、撲克、麻將牌、電視機、功放、音響、VCD和200多盤戲曲、喜劇、小品、相聲等光碟,安裝了電扇和暖氣設備,買了5張方桌,40個方凳,為老人們營建了一個舒適的活動娛樂場所。為方便老人們娛樂,他還教會了妻子、女兒使用VCD等設備,并囑咐只要有一位老人也要播放。
1999年11月16日,原新河的家庭老年活動中心正式開張接客,營兒村60歲以上老人和鶴壁市石林鄉沈柏村、柏樂村三個村共196位老人及23位殘疾人歡聚一堂,其樂融融。原新河熱情洋溢地告訴大家:“我就是你們的兒子,歡迎大家常來中心下棋、看戲、聊天、讀報紙,歡度晚年。”
從活動中心開張至今,原新河堅持每天都敞開大門,歡迎老人前來活動。近十年來,累計接待老年人30余萬人次,免費為老年人播放文化娛樂光碟2萬余場次,為老人及殘疾人發放糖果、長壽面、壓歲錢、對聯等累計價值達20余萬元。為方便老人晚上回家走路,原新河又自掏腰包,在村里和相鄰的沈柏、柏樂兩個村安裝了路燈,并把路燈的電線接到自家的電表,所用電費由自己來付。
原新河不僅扶貧濟困,幫助弱勢群體度過了一個個難題,而且傾心社會公益事業,盡心盡力為鄉親百姓造福。
2001年5月,正值小麥灌漿之際,村里因交不起電費而面臨斷電的危險,原新河借給村委5000元錢,解了全村群眾的燃眉之急。2006年,出資15000余元對本村及鶴壁市柏樂、沈柏三個村的路燈進行了更新和維修。2006年,在湯陰縣總工會開展的“金秋助學”活動中,原新河向古賢鄉支村考入安陽師范的馮小靜進行資助6000元。
原新河為老人們舍得花錢,為村上的公益事業舍得花錢,但他自己和家人在生活上卻非常節儉。一次,他和客戶們在一起吃飯,一粒花生米掉到桌子底下,新河蹲下身子揀起來,剝去花生衣扔進嘴里。每次陪客人吃飯,最后哪怕是吃剩幾根青菜、幾十粒花生米,他也要向服務員要個塑料袋打包回家,就是這樣一個生活節儉的人,卻可以為196位老年人和23位殘疾人付出數十萬元,且不圖名利,不求回報。
好人有好報,原新河所想、所說、所做,影響了很多人,也教育了很多人,很受廣大群眾的愛戴。政府也給予了原新河很高的榮譽,先后被評為三德教育先進個人、十佳公民道德建設標兵、十佳個體工商戶、安陽市十佳優秀青年、安陽市十佳孝星、河南省十大敬老楷模、全國孝親敬老之星等榮譽稱號。
“我的一切都是社會給予的,所以我要用真心回報社會!”這就是市人大代表、敬老楷模原新河無怨無悔的人生抉擇!【原標題:當代孝子原新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