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至孝原新河
2013/9/12 17:20:15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這是我第二次見原新河,距離上一次見面已有兩年的時間,但是當時的場景我卻記憶猶新。那是在2007年春節前夕,原新河正按照自己許下的承諾,向村里的老人發放新年禮物。我還記得原新河穿著一雙粘滿泥點的皮鞋,忙忙碌碌地跑前跑后招呼鄉親們。當時,我對他的第一感覺是這個人有點邋遢,然而此后的所見所聞改變了我的想法。
兩年過去了,當我又一次見到原新河時,雖然他的身材依然瘦削,身上穿的也還是普通的棉衣,但是他已經不再是原來那個默默無聞的普通農民了。在他的身上,閃爍著榮譽的光環。“全國孝親敬老之星”、“河南省十大敬老楷模”、“感動安陽十大人物”、“安陽市勞動模范”,這些稱號讓我開始重新認識原新河。
誠信辦事是原則
踏進原新河的辦公室,首先讓我感興趣的是墻上的十幾幅照片,或是他手捧獎狀,或是他高舉獎杯,全是原新河在各類表彰活動中的獲獎照片,這對我的視覺產生了很強的沖擊力。照片中的原新河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可是又有誰知道,在燦爛笑容的背后,新河付出了多少艱辛和努力。
原新河是湯陰縣宜溝鎮營耳村人,家中兄弟姐妹6個。“那時候家里窮,全家一共10口人,常常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俺爺還一直有病,家里有點兒錢都給他抓藥了。”想起以前家里的困境,原新河唏噓不已。
為了貼補家用,原新河小小年紀就走出家門,外出打工。他在建筑工地上搬磚和泥做零工,走街串巷賣過菜,還當過一段時間的獸醫,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這個大家庭的生活好起來。
雖然生活清貧,但是原家一家人卻很和睦,村里人都說,從沒有見過這家人爭吵過,家里總是充滿著歡聲笑語。
結婚之后,按照農村的習俗,原新河應該和老人分開單過,自立門戶了。分家時,新河主動向父親提出,不僅不要家里的一分錢,還要承擔家里3000多元的債務。就這樣,年輕的原新河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營耳村離縣城較遠,鄉親們買日用品很麻煩。原新河看到這一點,認為自己可以在村里開一家小賣部,既方便了周圍的鄉親,自己也可以掙點兒錢。可是此時的新河可謂是一窮二白,別說進貨的本錢沒有,自己和妻子吃飯都是個難題。
難則思變。原新河硬著頭皮走進鄉親們的家,向他們借錢。走了幾十家,原新河一共只借到30元。“不是老鄉們不愿借給我,那時候家家戶戶都不寬裕啊!”新河自己心里也明白,照這樣下去,小賣部是開不起來的。
回家后,原新河和妻子姜運梅商量了一番。“既然從鄉親們那里借不到,咱就到銀行里去貸款吧!”通情達理的妻子安慰原新河。為了幫助丈夫創業,姜運梅找到自己的父親,讓父親替丈夫到銀行做擔保。
就這樣,在家人的幫助下,原新河從銀行貸款900元錢,購進了一些日用百貨商品,把自家臨街的房子整修了一下,小賣部終于開張了。
靠著900元的貸款起家,如今原新河已經成了當地赫赫有名的商界名人。2002年,原新河在湯陰縣城的中心地段租下9間門面房,開了一家集日用商品和農資產品為一體的大型超市,年銷售額達3000萬元。
從一間鄉村的小賣部發展到現在的大型超市,原新河靠的是什么呢?在他的辦公室里,有兩面錦旗可以解釋這一切。第一面錦旗上寫著“批發部誠信待人”七個大字,這面錦旗是湯陰縣韓莊鄉工官屯村的江守恩送來的。“江守恩在他們村里開了一家雜貨鋪,經常從我們的批發部進貨,可是這個人腦子有點兒糊涂,記性不大好,一般人都不愿意和他打交道。”原新河說起自己的客戶,那是如數家珍,“2006年12月的一天,我記得當時天特別冷。那天,他買了4箱餅干,我擔心他回去后賣不完,就提議給他換兩箱不同口味的點心,他一口答應了。我給他拿了個大袋子,把這4箱餅干、點心裝到一起交給他,并讓服務員幫他拿著送上車。”
看著江守恩安全離開,原新河放下心來。可是到中午吃飯時,江守恩又回來了,這次他一進門就高聲嚷起來:“你們少給我東西了,少給我兩箱餅干。”這時,超市里正有很多顧客在買東西,江守恩這么一喊,準備買東西的顧客紛紛放下手里的商品,等著看個明白。
原新河心里也納悶了,剛才走時明明看得清清楚楚,給他的貨物一點兒也不少啊,怎么現在回來說少給了。他連忙把江守恩讓到辦公室,詳細詢問少了什么。情緒激動的江守恩大聲告訴原新河:“我要的是4箱餅干,你咋只給了我兩箱?”
原來是這么回事,新河心里放下了一塊兒石頭。“你忘了,我給了你兩箱餅干和兩箱點心,一共還是4箱,回家好好算一算,沒有錯。”
“啥沒有錯,你們就是少給了我兩箱餅干,做生意咋能這樣呢!以后我再也不會來你們這里進貨了。”江守恩看新河不認這個賬,有點兒氣急敗壞。
和這么一個糊涂人還真是有理說不清,原新河干脆拿出兩箱餅干,一邊遞給江守恩,一邊說:“我送你兩箱餅干,你回去后再好好點點你的貨,看看到底少不少。”
拿著兩箱餅干,江守恩嘟嘟囔囔地離開了。兩個小時后,江守恩又回來了。這一次,他一進門仍是大喊起來:“新河,我錯怪你了,是我糊涂了,餅干我又給你送回來了。”
原新河連忙走上前說:“沒事沒事,你咋又給送回來了,剛才我不是說這是送給你的嗎?”江守恩滿臉通紅,連連搖頭,只是一味說錯怪你了。臨走之時,原新河又拿起江守恩送回來的兩箱餅干塞給他。江守恩雖然有時糊涂,但是此時他也知道新河是個好人。第二天,他就讓人做了這面錦旗,親自給送了過來。
第二面錦旗上寫著“誠實感人 買賣公道”8個大字,這是湯陰縣城建局的張振東送來的。他在新河這里買了一箱香煙,自己從倉庫里取時拿錯了型號,只值1200元的香煙他卻付了2500元。時隔兩個星期后,張振東拆箱后才發現自己拿錯了。
時間過去了這么久,而且還拆了箱,張振東想肯定不能退換了。這時有人告訴他,在原新河那里買的貨,只要出了錯新河肯定認賬。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張振東拿著這箱煙找到原新河。新河仔細看了香煙的批號,知道是自己的貨,他二話沒說,馬上給張振東調換了香煙。
原以為這是一件麻煩事,隔了這么長時間,對方肯定不會認賬了。可沒想到原新河這么爽快,張振東高興得馬上給原新河送來這面錦旗。
“咱出來做生意,靠的就是誠信。這十幾年,誠實待人、誠信辦事是我始終堅持的原則,也正是因為堅持了這樣的原則,我才能從一個小賣部發展到現在。”原新河指著自己身后的超市驕傲地告訴我。
100多位老人的家
經營超市的成功讓原新河在湯陰縣城站穩了腳,可是他卻并沒有放棄營耳村那個家,不是因為他在縣城買不起房子,而是營耳村那個家里還有100多位老人在等待原新河。
走進營耳村,一路上不斷有人給原新河打招呼,雖然只是一句簡單的話語,卻透著無比的親熱。來到原新河的家門前,門旁邊的一塊兒牌子吸引了我的目光,上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安陽日報 2009-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