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中:畫筆描繪礦山情
2013/9/16 14:12:45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張偉中現在的頭銜一大串:永錦一礦工會副主任、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南省國畫家協會會員、許昌市美術家協會理事、禹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禹州市美術院常務副院長……其中,他最看重的還是第一個。“工作為主,繪畫為輔”,張偉中把自己定位為一個業余畫家,“繪畫主要是為礦井服務,為企業服務”。
自強不息 勤奮寫生
從拿起畫筆到現在,張偉中的畫風已經有幾次大的改變。起初,他主攻工筆人物,后轉為工筆花鳥,現在偏愛寫意山水。“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更喜歡寫意山水那種意境悠遠的感覺。”張偉中“哈哈”笑了一下,“通過寫意山水,可以表現出事物的內在規律和生命力,還可以把我的主觀感受和情思融進去。”
張偉中從小就喜歡繪畫,但當時家里窮,沒有多余的錢買彩筆,他便用廢棄的筆頭和樹枝在地上勾勒。高中畢業后,他在市區一邊打工,一邊參加美術學習班學習,繼續追尋自己的夢。1985年,他只身到鄭州、開封等藝術院校進修,隨后就讀于中國書畫函授大學。
下班后,無論多忙,張偉中都要寫寫字,構構圖,如果當天沒摸筆,晚上就會睡不著。“學畫就要勤奮,三天不畫手就生。”張偉中說。除此之外,張偉中還擠出大量時間去寫生。他曾經背起行囊去巴蜀大地,在當地人的引導下爬上了海拔3800米的阿州紅原縣,只為領略西南山水的渾厚與蒼茫。為創作《聽泉圖》,他多次到鄭州動物園對老虎的捕食、坐臥、長嘯等動作進行認真觀察。為了創作《養子溝秋韻》,他多次深入伏牛山區,終于拿出了富含地域特色的作品。
精益求精 情系礦工
張偉中將繪畫才能運用到了工作中,繪制了大量的各式宣傳畫、標語、漫畫。為配合礦上“安全責任重在落實”系列活動,張偉中搜集了大量安全上的事故案例,通過自己的畫筆表現出來,用更形象的形式強化宣傳教育作用。
“有一次我看見他正在畫老虎的胡須,認為很簡單,幾筆下去不就完事了嗎,誰知他整整畫了三天。”永錦一礦的團委書記葛福杰說,“他畫畫精益求精,做事也如此。有次我們一塊兒擬定一個演講賽的方案,從主題到人員、人數、時間、地點等,每一點都要敲定,不忙完不下班。”
跟他一起學畫的同學漸漸將畫筆束之高閣,反而是在煤礦工作的他堅持了下來。張偉中認為藝術與工作是相輔相成的。繪畫可以為崗位和企業服務,工作給了藝術更多的靈感和素材。
張偉中一直在尋找著自己的繪畫風格,而礦工兄弟們替他找到了。“我們的礦工兄弟多苦、多臟、多累都不怕,在井下是何等的風采。”這種厚重、樸實、濃烈的風格正是張偉中想要的。張偉中一直想創作出一幅長卷,從工人入井到班前會、進綜采面直到下班,將每個場面都描繪出來。“無論是一年、兩年,還是十年,一定要畫出來,將工人的風采表現出來。”
對于更長遠一點的目標,張偉中笑笑說:“退休后去北京進修去,因為藝術無止境。”
小鏈接:近30年來的勤學苦練和不懈追求,張偉中收獲頗豐。作品《聽泉圖》在河南省第十一屆新人新作美術作品展上獲優秀作品獎;作品《秋山清音》在“2008迎奧運”全國職工書畫展暨國際書畫名家作品友好交流展上獲優秀獎;作品《石雞流云圖》在中國書畫名家大展上獲“精品”獎,并入編《中國名家書畫集》;作品《養子溝秋韻》在河南省第十二屆美術新人新作展上獲優秀作品獎;作品《母子情》入選河南省第十三屆花鳥畫展;作品《王者雄風》在孫思邈國際醫藥文化節上獲一等獎。其個人事跡也先后被《許昌日報》、《中國煤炭報》等多家媒體刊載。【原標題:張偉中:畫筆描繪礦山情】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河南省工信廳網 201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