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金牌礦工——吳如(2)

2013/9/17 9:35:40 點擊數: 【字體:

算。礦上受損失,自己也受損失,因為按照規定,出了事故要罰錢。”吳如坦率地說,“出了輕傷,一倆月掙不了錢,出了重傷成了殘廢,一輩子掙不成錢。”

  二是細心。吳如的手特別的粗糙,心卻特別的細。如果不走近吳如,你絕對想不到,他是那么的愛觀察,愛學習,肯鉆研,善總結。這個只上過3年學的人,目前讀書筆記記了40多本,達150多萬字。令記者吃驚的是,吳如居然還把《煤礦安全規程》中的煤炭部分全都抄了下來。井下各個系統,他爛熟于心,采面工作程序,他爛熟于心,各種事故征兆,他爛熟于心。“煤壁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頂板來壓,地板鼓起……這是采面出水前的征兆。”“工人們說你是土專家,你真把煤礦弄熟了”,“一個煤字,我才啃了一個角”,吳如對記者說。

  怎樣把自己在井下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介紹給工友們,讓全隊實現安全生產呢?細心的吳如開始編寫《煤礦安全生產四字歌》,內容既包括了水、火、瓦斯、頂板、煤塵災害預防,也包括了采面打眼、放炮落煤的技術要點。全文共44項1.3萬字。煤礦工作,安全為天;現場管理,措施當先;四位一體,四個到位;四個統一,四不生產……《四字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他還將自己親歷和見到的6個事故案例,編寫成兩萬多字的《煤礦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讓大家從中吸取教訓。

  強烈的安全意識和豐富的安全生產知識,使吳如和他的工友們在惡劣的生產環境面前由被動變主動,破解了一道又一道生產難題。

  2002年夏天,一礦要在全礦推行“戊組仰采放頂煤法”,并決定在采煤一隊試行,開采戊8煤層,放戊9、戊10煤層。由于采面沒有頂板,采煤支護出現困難。吳如連續兩周吃住在礦,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并結合自己學到的知識,反復思考和實踐,提出“開小門、留大垛”的放炮施工工藝,成功地解決了放炮崩翻溜子、崩倒柱子的難題。

  托偽頂開采原煤時,容易出現柱梁“頂不實”的毛病,經常發生倒柱傷人的事故。吳如日夜琢磨,研究出“繩子連柱法”,把支柱像“穿螞蚱”一樣連在一起,立竿見影地解決了倒柱問題。

  三是操心。在采煤一隊,職工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吳如來講話。此話怎講?原來是這樣,每次班前會,吳如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安全,還要念一段他的《四字歌》,今兒這里該咋干,那里該如何,生怕大家不明白。他認為哪里要整改,批評起來不留一點情面。

  天長日久,工友們習慣成自然,都照著吳如的樣子干,成績一天天疊加,奇跡一天天形成:1994年以來,全隊170多名礦工,12年沒有出現一次工傷事故。因此,吳如也被工友們稱為井下的“定海神針”和“礦魂”。

  在兄弟隊,也流傳著一句話: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吳如打電話。不管是運輸系統,還是通風系統,吳如發現隱患就打電話向礦上反映。于是有人說吳如:本隊的心操不夠,還要操外隊的心。

  吳如說,他還操全礦、全平煤的心。他最不愿聽的就是煤礦出事故,最大的愿望就是寫一篇安全生產的論文。全隊、全礦、全平煤、全國的礦工都安全才是他最大的幸福。

  以助人為快樂——吳如說,作為工人,應關心工友;作為公民,應回報社會;作為黨員,應對組織感恩。

  今年5月1日上午,省總工會主席李志斌專程來到吳如家,看望吳如夫婦,送給吳如5000元慰問金。在一旁的平煤集團董事長陳建生用命令的口吻對吳如說:“這錢,你必須花在自己身上。”李志斌環顧了吳如簡陋的家,立即明白了陳建生話的含義,親切地對吳如說:“把自行車、電視機換了,太舊了。”吳如的自行車已騎了17年,除了大梁和車把,其他都不是原件了。

  平煤集團黨委常委、宣傳部長倪政新把一礦采煤一隊隊長張國常、支部書記汪建甫叫到身邊:“給你倆一個特別任務,盯住這5000元錢。如果這錢沒有花在吳如自己身上,我拿你倆是問。”

  張國常和汪建甫太懂領導的意思了:如果不這樣,一扭臉,錢就沒了。多年來,吳如的勞模獎金以及慰問金全捐了,捐給了工友,捐給了社會,捐給了組織。

  2000年,評模范,

  吳如又把獎杯端;

  數百獎金拿到手,

  老吳心中有打算;

  買米買面又買肉,

  幫助職工渡難關。

  這是一礦水電隊職工李西泉的感言。吳如的工友解釋說,1999年—2001年,因煤炭市場疲軟,礦上效益不好。職工每月僅拿300元工資。隊里80%是農民輪換工,家里都等錢用,而300元錢對下井挖煤的礦工來說,連吃飯都不夠,許多工友都陷入了困境。吳如把得到的勞模獎金全拿出來,買來米、面、粉條分發給大家。不僅如此,吳如還把自己4000余元的存款拿出來,幫助工友渡難關。工友李國正說,他兩個孩子在上學,愁死了。吳如給他送來了面粉和粉條。李國正知道,吳如的兩個孩子也正在上學,吳如每月也是300元錢。

  今年3月26日上午,剛剛下夜班的吳如來到一礦附近的一家郵電所。他從懷里掏出500元錢,用粗糙的手指蘸著唾沫數了兩遍,把錢遞進柜臺。在匯款單上,吳如工工整整地填上收款人的名字:喬占全。這,已經是吳如第9次給喬家寄錢了。

  1998年年初,吳如偶然從報紙上得知,唐河縣郭灘鎮喬崗村村民喬占全因生活窘迫,3個孩子面臨失學。他決定每年資助喬家500元。自那年起,吳如為了省出這500元錢,把煙和酒都戒了,這一戒就是8年。去年夏天,喬占全的大女兒考取了河南黃河科技學院。

  有人問吳如這樣做不吃虧嗎?吳如說:“自己高興吃啥虧!”

  吳如對別人“大方”,對自己卻“摳門”到家。穿的衣服沒有超過50元的,每頓飯花費不超過3元錢,經常是一碗面條兩塊錢,一個燒餅五角錢就打發了。他對吃飯有句口頭禪,叫“填坑不用好土”。吳如還狡黠地告訴記者:“我教你個買衣服的小竅門兒,冬天買夏天的薄衣服,夏天買冬天的厚衣服。”

  采煤一隊黨支部書記汪建甫對記者說:“吳如心里只有別人沒有自己。”他舉例為證:一次,二人升井到澡堂。澡堂里有一池子混水和一池子剛放的清水。汪建甫跳進清水池,喊吳如過來。吳如說:“把清水留給別人吧。”說完跳進了混水池。

  吳如有句話:黨員離不開黨的培養,要感恩。在他的辦公室,記者看到了他珍藏的3份大紅色“黨費收據”,這是中共中央組織部直接寄給他的。因為他曾經3次向黨組織交納過金額超過1000元的黨費:

  1997年2月,吳如為香港回歸上交黨費1500元;

  1999年7月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河南報業網-河南日報 2006年05月08日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2006感動中原年度十大人物吳如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