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尚昀 從“當代孝子”走上“社會服務員”(2)
2013/9/17 14:47:19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太陽一次次地從左后方升起,又一次次地在右前方落下。張尚昀面向西南方、面向故鄉,千萬遍地重復著機械的動作。臉凍爛了,爛的地方血又在寒冷中凝結起來。而他一點感覺也沒有。遇到有雪的地方,他就按路人告訴的辦法,捧起雪在臉上、手上狠狠地搓。
從長春到唐山,800多公里的路程,張尚昀用了20多天時間。在唐山一個小飯店,張尚昀停下來給母親買了兩個豆沙包。母親這時清醒了,發現兒子是用胳膊把包子摟在胸前。她扒下兒子的手套一看,頓時淚如雨下:手套下的皮膚,從小胳膊以下,全是黑紫色,腫得老高。后來很長時間,尚昀吃飯時手都端不住碗。
“孩子,咱不騎車了!”母親大哭著說。母子倆這才坐上火車,一路奔波,一月初的一個夜里,母子倆終于回到了襄城。
大 愛
張尚昀是獨生子,但是他卻有個“妹妹”,叫幸幸。
1992年,幸幸的父母離異,誰都不要兩歲的女兒。這個可憐的女孩被張尚昀的姥爺抱回家收養。起名字時姥爺沉思道:“這女娃太不幸了。就叫‘幸幸’吧,老天保佑她今后幸福。”
雖然自己也貧苦不堪,張尚昀一家還是用自己的博愛之心、淳樸厚道給了小幸幸一個充滿溫暖和關愛的真正的家。張尚昀的母親對幸幸就像親閨女,張尚昀對幸幸就像親哥哥。1997年,幸幸該上學了,盡管還要辛辛苦苦供張尚昀讀書,母親還是在襄城四小給孩子交齊學費報了名。
孩子對姨媽(幸幸對尚昀媽的稱呼)的依戀之情,勝似親生女兒。張尚昀母親出事后,她有一段時間放棄上學每天守在姨媽身邊。為了家里的生活,她在菜市場撿過菜葉,還利用假日頂著烈日在街上賣牛奶、冰棒,一聲聲稚嫩的叫賣,喊得人心痛,很多認識這個小女孩的人,都伸手來幫助他們。
在困境中,不忘對更弱小者施予愛,這是張尚昀從小就受到的教育,也是他一直恪守的品德。大學時打工,一天張尚昀和幾個同事坐公交車,中途一個老大娘拿著老年證上車,卻被私人承包車司機趕了下去,老人站在車下直哭。張尚昀取出一塊錢對司機說,“讓大娘上來吧,我給她買票。”當時,他身上只有幾個硬幣。
感 恩
2004年,張尚昀報名參加了公務員考試。他說自己之所以想報考公務員,是想在這個“社會服務員”的崗位上,幫助更多的普通百姓。
他時常想起在長春醫大醫院的情景。那次張尚昀背著母親去看病,掛號時他把母親放在掛號大廳的長椅上休息,回來后發現母親身上蓋了一件紅羽絨服。也是那次看病時,有個老大爺給他母親手里塞了100塊錢,母親讓他追上還給人家,老大爺火了,“你這孩子咋這么啰嗦?快給你媽看病要緊!”
“我問大爺叫啥,他說,東北人,沒名沒姓!想一想心里就很暖和。”后來,張尚昀就是穿著那件紅羽絨服騎著三輪車帶母親回家。
大學第二學期,班里組織了一次捐款,班長把同學們捐的1000多塊錢交到他手里,張尚昀說啥也不要。后來班長急了,他才拿了200塊錢。從那時起他就老惦記著“欠班里每個同學五塊錢”。
大學期間,張尚昀還兩次拒絕系愛心基金,“我一直在打工,不缺錢,系里還有更困難的同學。”老師又生氣又心疼地對他說,“你要是再拒絕的話,可真傷了老師、同學的心……”最后,張尚昀流著淚接受了。愛心無處不在,這或許是讓張尚昀“挺住”的最為堅強的心靈支柱。張尚昀有兩個從不示人的筆記本,據說上面記錄了別人給他的每一次幫助,每一筆資助款。他說日后一定要回報這些幫助和溫暖。
在那次公務員考試中,張尚昀在報考河南開封國稅系統的1000多名考生中,取得了筆試、面試綜合成績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終于如愿。
“人必自助而后天助之”。五年時光倏忽而過,那些飽蘸命運無常、人間冷暖的日日夜夜都已成為過去,那些在與苦難抗爭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善良、剛強、孝義與真誠,卻隨著時間的積淀、歲月的磨礪而越發閃出人性的光彩!驹瓨祟}:張尚昀 從“當代孝子”走上“社會服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