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相文的玉米人生(2)
2013/9/23 15:56:19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采訪老程,許多年過去了,卻有許多小事一直縈繞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
程相文第一次到海南,是孤身一人背著25公斤玉米種子和行李去的。他先從鄭州坐火車到廣西黎塘,坐汽車從黎塘到廣東湛江、再到海安,然后坐船橫渡瓊洲海峽到海口,再從海口坐船到三亞,從三亞到崖城鎮,又徒步走了16公里,來到靠海邊一個叫荔枝溝的小山村。汽車、火車、渡船、徒步,一個單程下來,竟走了12天。這在我們今天,簡直是無法想象的。這些年條件好了,他依舊是能坐火車就不坐飛機,即便必須坐飛機,也盡量買折扣機票。
在三亞,當年他干過的許多事,今天聽來像人間傳奇。一次,他到離試驗田三四公里遠的海軍駐地一個公共廁所挑大糞,給玉米施肥。一連挑了四天,累得頭暈眼黑,一頭栽到糞池里。村里一幫“娘子軍”看見,遞給他一根竹竿,才把他拉上來。“那個臭啊!”已經變成老太太的“娘子軍”們現在說起來依舊笑作一團。還有一次,他挑水澆玉米苗,一連挑了14天;可是海南的天說變就變,又接著下了7天大雨,他又一盆一盆地排澇,一連排了7天……
就是這樣,當年他在那里租種農民8畝地做育種基地,現在擴大到了5000畝。當年他一個人,現在一去就是十幾號人馬。當年他親手建起的一間茅草屋,現在蓋起了兩層小樓。當年20多歲的“小程”,現在變成了鬢發染霜年逾花甲的“老程”。當年他駐地的一棵榕樹苗,如今已長成參天大樹,遮天蔽日……49年啊,人生有多少變數,但是程相文一直堅守著“三個一”——一輩子在一個單位工作,一輩子扎根一個地方,一輩子只干一件事。這一個單位就是農科院,一個地方就是浚縣,一件事就是玉米育種。
程相文也不是沒有機會變換自己的人生,縣政府讓他去當副縣長他不去,省里、市里科研單位調他去工作他也不去。就是科技人員最看重的職稱,他也不在心。有一年單位給他打電話,讓他填一份“研究員”職稱申報表,他說正在給玉米授粉,沒時間,讓別人報吧。但是,對入黨,他卻分外上心。從1957年起,23年間,他幾乎年年向黨組織寫入黨申請書和思想匯報材料,一直到1980年終于加入中國共產黨。
程相文剛到浚縣工作的時候,村民們知道鎮里來個大學生,就把他請到田里看看,為什么他們的玉米只有百十斤的產量?程相文到田頭一看那黃不拉嘰的樣子,當時就落淚了。村里一個比他小幾歲的小伙子笑話他:“吆,大學生沒見過玉米,激動得哭了。”幾十年過去了,這個小伙子成了程相文無話不談的老伙計,也成了程相文玉米新品種的先行先試者,他種的玉米畝產從100多斤直竄到2000多斤。
和許多專注科研的人一樣,程相文說他也是“一個家庭觀念淡薄的人”。父母不在,他不能送終;女兒生病,他不能伺候,以致落下“小兒麻痹”終生殘疾;妻子去世,縣領導“騙”他說,縣里有重要會議,讓他從甘肅張掖育種基地趕回浚縣。但是,一切都晚了,他家也沒回,干脆先跑到農科所的試驗田里,看了一圈他的玉米,對著一棵棵玉米哭得昏天黑地。
但一說到玉米,程相文就又特別來神,他說他種的玉米,就像天安門前的儀仗隊,橫看、豎看、對角看,都是一條線。他說,他的玉米還會唱歌,三亞的海風吹過,他的玉米會唱出“嘻唰唰”的歌聲。【原標題:程相文的玉米人生】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科技網 201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