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頻發(fā)他決心為司機弄個落腳地兒
建這個停車場,是夫妻二人的心愿。
之所以有此夢想,是因為見了太多太多的車禍慘狀。
1998年下崗后,為補貼家用,王天嶺就在西環(huán)路和人民路交叉口擺了個煙攤兒,順便賣些飲料。
他回憶,自那時起,他在這兒附近參與救援的車禍已有200多起,“最多的一天,光在這個路口就發(fā)生了3次車禍。”
在多次參與車禍救援后,王天嶺發(fā)現(xiàn),這段路位置特殊,南來北往的司機開到這里雖然很累,但由于附近沒有停車場,只能繼續(xù)向前開。
王天嶺說,貨車司機為了多跑一趟,疲勞駕駛,容易出事故。如果能為這些大車司機提供一個安心的歇腳處,肯定能減少事故。
2004年底的一件事,更讓他堅定了這個想法:“那天,有個女人帶著孩子在路口燒紙,哭得站不起來。她開大車的丈夫在事故中沒了。我當時就想,不管咋樣也要把停車場建起來。”
在這里住了一年多妻子瘦了20多斤
停車場建好了,可很多司機把車停到加油站旁邊,都不往停車場里停。
這個加油站在停車場北邊,只隔了一條數(shù)米寬的路。
為什么不停?王天嶺和妻子分析,走南闖北的司機不相信有這樣的好事兒——免費停車休息,還有人幫忙看車。
沈冬枝說,他們把“給司機提供休息的地方”當成了一種責任,“我給你說實話,我們不圖名,不圖掙錢,也不圖讓人說咱好,就是想著能幫別人就幫。”
為看好在停車場停的車,倆人下了不少工夫,光看車的狗就養(yǎng)了十來只。
停車場24小時都有人,沈冬枝和王天嶺輪流歇,“凌晨2點到4點是最不安全的時候,他在外面轉(zhuǎn),我4點多起來替他。”
沈冬枝說,在這兒一年多,她瘦了20多斤,“吃不好,睡不好,還操心。”
但又不能不管,她說,要是人家車停在這兒,東西丟了,好事就變成壞事了。【原標題:新鄉(xiāng)夫妻自費20萬租來七畝地 建愛心免費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