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通過電話聯系到了王天嶺,他說話和做事一樣樸實、感人,“啥也不圖,就想讓司機歇好了安全開車。”
7年多參與車禍救援200多次
河南新鄉衛濱區平原鄉王固城村村民王天嶺今年42歲,和妻子沈冬枝做小生意賣煙和水十五年了,最近七年來在西外環路附近的加油站旁邊擺攤。這條路剛通車時沒信號燈,車禍頻發。2005年的一天早晨,一輛白色小貨車和一輛摩托車相撞。他趕過去幫忙時,見摩托車車主趴在地上,滿臉是血,趕緊撥打了120……那是他在這條路上碰到的第一起車禍,也是第一次幫忙救人。從那以后,每次遇到這種情況,他總是趕緊跑過去幫忙,并及時撥打120和110。2006年年底,這條路安上了信號燈,車禍便開始減少。
這條路上不僅有轎車、農用車,還有很多貨車。由于附近沒有停車場,大車司機常疲勞駕駛,成為了車禍的主因。他有個本子,記錄著他幫忙救人的每起車禍的時間和傷亡人數,記錄顯示,至今他已幫忙救人200多次,而這還僅是發生在白天有人員傷亡的。
自費20多萬建免費停車場
王天嶺和沈冬枝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也急在心上。2007年,他就有了想在攤位后面的空地建免費停車場的想法,能讓司機歇歇腳、喝口水,盡量避免疲勞駕駛,減少悲劇。而這時候的一件事更堅定了他的想法。一天,一個女人帶著孩子在路口燒紙,哭得都站不起來了,而她丈夫就是大車司機,因車禍去世。
經過四年的準備,2011年11月,他拿出全部積蓄十幾萬元,又借了四五萬元,一共20多萬元,在西外環路租了一塊六七畝的空地,其實是個大坑,用四個多月填坑鋪碎石,終于建成了晝夜服務的“天嶺愛心停車場”。免費停車場投入使用至今整整半年了,已為3000多個司機提供了免費服務。司機停車后還能到“天嶺愛心休息室”歇歇腳、喝口水。為了夜間停車安全,他還養了十幾條狗,他和妻子也會輪流起來拿著手電筒各處轉轉。凌晨2點到4點最不安全,他先轉,她4點再起來替他。雖說這樣司機就能放心睡了,但車里夏天熱、冬天冷,又躺不下,司機睡得很不舒服。為此他正在申辦建房手續,打算蓋幾間房,讓司機能睡個好覺,當然還是免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