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5月20日上午這次采訪完全是一個見縫插針“搶”出來的時間——19日晚他剛從北京回來,當天下午他又要參加全國政協調研組對河南的調研活動,三天后他要赴非洲考察……
但他一直沒有談到自己,在我們一次次的“引導”失敗心有不甘準備收場的時候,卻突然聽到他緩慢但異常清晰的表白:我有一個夢!
希望政策的“胳膊肘”多往河南拐一拐
鄭州晚報:您一直在圍繞農業相關產業鏈條進行開發,您對這個行業怎么看?
宋豐強:今年中原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規劃,鄭州也提出了都市區的發展藍圖,這個思路非常清晰、非常及時,對農業發展也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力度非常大。對我們這樣從事涉農開發的企業當然是覺得越來越有信心。
我最近在周邊一些省會考察,發現咱們鄭州的發展速度是最快的,感覺很振奮。
我還希望中原經濟區上升國家戰略的相關細則政策盡快能批下來。河南是農業大省,勞動力大省,中原經濟區戰略的精髓就是以不犧牲農業、生態環境為代價,我們最有優勢的就是農業,土地優勢、人力優勢、物流優勢,多往河南上一些國字號的農產品深加工的大企業,就近加工,就近轉化,就近轉移農民工,這樣成本最小,資源最節約,國家應該大力扶持。希望政策的“胳膊肘”多往農業大省河南拐一拐。
鄭州晚報:對當前社會很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怎么看?
宋豐強:食品安全的關鍵是可控,所以目前的監管其實是很難的,生產模式是最重要的問題,要標準化生產,才能做到可控,也才能產生規模效益,這是大勢所趨。
我們正在做的芽菜項目就是這個思路,目前在鄭州已經日產300噸,在漯河、安陽都已建廠,下一步洛陽、商丘、石家莊、廣州等地都要建廠,這個項目在全國我們是領先的,爭取三年要做上市。
做企業要耐得住寂寞
鄭州晚報:16年前您創辦了豐樂園,做到今天有什么感受?
宋豐強:做企業要耐得住寂寞,走遠路要走得扎實。你看我們在邙山已經投入10年了,過去是荒山禿嶺,現在枝繁葉茂。很多人勸我賣樹,但我絕不會賣,環境是多大的財富?這個賬怎么算?
況且這是在家門口做事,一定不能投機,不能讓人家說你沒“成色”。而且現在可以開發了,可以做“豐樂山莊”啊,賣環境比賣樹肯定更值錢吧!都去講效率,往往不是最快的。
鄭州晚報:有過不順嗎?挺不過去的時候?
宋豐強:當然有,但選擇一行,是不能輕易放棄的。我印象最深的是1994年,我把所有的錢都投到豐樂園度假村這個項目上了,但很快就周轉不開。麥收時農民工的工資發放都比較緊張。
我愛吃辣椒,就是那時候開始的,焦慮不安時就捏野山椒吃,一次能吃幾十根。當時我狠下心把工停了,跟信用社溝通貸款,先解決工資。從那時候開始,我不再干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
鄭州晚報:以誠待人?
宋豐強:是的,從那件事到現在,我們沒有一筆欠款,沒有一筆欠息。做民營企業最大的本錢就是信譽,這在以后我們遇到問題時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回報。后來他們每年都請我去做報告,我都說錢早就還完了,但情永遠還不完。饑時一口,飽時一斗,這是不一樣的。
創業要有獨到的眼光
鄭州晚報:1992年您已經賺下很多錢?
宋豐強:對。我找到天津的康師傅廠家,做了河南的代理商。第一批貨就進了3個火車皮,借了整整50萬啊!不過當時是廠家產能有限,賣方市場生意很好做。我很快就成了全國第一大代理商,武漢漢正街、西安、成都都在我這里拿貨,那時候一個月能賣出幾十上百個車皮。
利潤也高。接著又做了旺旺、大大泡泡糖、喜之郎果凍、正林瓜子……年收入達億元以上。
鄭州晚報:當時您還不到30歲?
宋豐強:是啊,20多歲。創業是要有點獨到的眼光的,要留心身邊的變化。那時我在中原大廈做部門經理,每天上下班從火車站走過,到處都是南來北往的人。我就發現很多人扛著成箱的桶裝方便面,都是從北京天津買回來的。當時我就想,如果鄭州也有賣的,大家還用扛著行李千里迢迢從北京帶方便面嗎?
鄭州晚報:為什么又要轉型?
宋豐強:主要還是感情因素吧,村領導和鄉親們希望我回來投資,也得益于天時地利人和,我就開始考慮這個事了,在投資意向的選擇上當時是有一些困惑的,最終決定做酒店后,我就把全部賺的錢都投進來了,當時有親戚、朋友擔心,說我這一次可能要打水漂了。
鄭州晚報:結果又成功了,而且這一做就是16年。
宋豐強:當時的環境,1994年,鄭州非常缺乏高檔的酒店。包括后來的保齡球館、豐樂農莊、熱帶雨林、馬拉灣等項目,也都滿足了市場的需要。很多事都是帶著感情干的,但你扎進去就會發現這些事不白做,有機會的,而且潛力很大。沿海、沿江都富了,沿黃也該發展了吧。
人不是企業的包袱,而是企業的財富
鄭州晚報:據我們了解,后來的一些項目最初只是為了安置大齡女工?
宋豐強:我起步算早的,如果做房地產企業規模至少是現在的十倍吧,但我更多的還是考慮可持續發展。不僅是拉長產業鏈條,還要拉長用人鏈條。
其實,這也是將心比心的。你多為員工考慮,讓他們和企業一起成長,他們也會真心實意地為企業付出,為企業創新。你看這次用工荒,我們一點也感覺不到。
所以,人不是企業的包袱,而是企業的財富。
鄭州晚報:這種責任感會不會讓自己背負壓力?
宋豐強:心態要調整好吧,有目標,就不會覺得累。我們一直在這一方水土上成長,要對鄉親們有所交代,付出……也是一種快樂吧。
我有一個夢,年輕人都要有夢
鄭州晚報:對自己目前的狀態滿意嗎?
宋豐強:哦?
鄭州晚報:一般的理解,您算是一個成功的人。
宋豐強:也不算吧,就想一個事一個事把它做好。做企業要有夢,夢就是目標嘛。
到我這個年齡,怎樣在這個基礎上帶領我這個團隊,立足我們鄭州,立足我們中原,走向全國,這是我的夢。而且,要把我一個人的夢變成團隊的夢。
我們有很多企業和項目,這些年我們打了很扎實的基礎,一個一個都做起來,踏踏實實地往前走。再過十年我就57歲了,企業規模要翻一番吧。企業是熬出來的,熬的滋味兒不好受,但熬出來就不一樣了……
鄭州晚報:能對現在的年輕人說點什么嗎?
宋豐強:年輕人一定要有夢吧!以誠為本,以信立身,扎扎實實做事,干干凈凈做人,一定會圓好這個夢!【原標題:宋豐強:我有一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