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市作協副主席)
劉正義說,《村莊夢魘》很注意人物性格的塑造,劉老黑、九爺、奶奶以及母親的形象塑造都比較成功。小說從“土改時期”寫到“大躍進時期”,這些題材很多作家都寫過,但由于種種原因都沒有深入描寫。這部小說的時代背景雖不很準確,但恰恰也說明作者是在苦心創作。
(作家、市作協秘書長)
周同賓:傳奇故事拽住了讀者
《村莊夢魘》作者金少庚
薛繼先:多給點“陽光”會更燦爛
萬年春:一段特殊歷史的人性考驗
薛繼先說,作者在寫農村生活方面有獨特的體驗,但作者內心里或許對農村生活有一種抵觸,所以在用筆時過多描寫了陰暗的東西。在作者的筆下,農村生活不是一種“田園牧歌”,塑造的人物也不是很和善。(評論家、市作協副秘書長)
萬年春認為,《村莊夢魘》描述了一段特殊的歷史,具有“沖破禁區”的意義,價值很大。作品字里行間充滿了生活氣息,又充分挖掘了人性之所在。但作品在時代背景、故事細節、人物關系、倫理底限等方面還應斟酌。(評論家、南陽師院副教授)
金少庚認真聆聽了與會作家、評論家們的真知灼見,并表示會根據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仔細打磨作品。他還透露,這部作品近日將由河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本報記者 李 賓 陳菲菲【原標題:南陽作家對話金少庚長篇小說《村莊夢魘》—— 傳奇故事拽住了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