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青年楷模 雷鋒精神傳人---記閔建功和他的服務站
2013/10/8 18:14:2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正陽縣的廣大居民,誰家因水電暖設施出現故障時,總會立刻給閔建功和他所帶領的縣建工水電暖安裝有限公司“青年志愿者服務站”打電話請求幫助。20年來,閔建功和他的隊員們在水電暖安裝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忠誠實踐雷鋒精神,身體力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被群眾譽為“新時期的活雷鋒”。2003年3月,在由中宣部、中央文明辦、解放軍總政治部、共青團中央聯合召開的“全國紀念學習雷鋒活動40周年”表彰大會上,正陽縣建工水電暖安裝有限公司“青年志愿者服務站”榮獲全國“學習雷鋒、志愿服務先進集體稱號。閔建功作為本次評選表彰的全國“學習雷鋒、志愿服務先進集體”代表,專程赴京參加了表彰大會。
“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閔建功20年如一日,義務為居民維修水電暖設施,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一件件平凡“小事”履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1982年,閔建功高中畢業后走進正陽縣建筑公司,當了一名水電暖安裝工。工作中,他不怕臟、不怕累,虛心求教,很快就掌握了水電暖安裝維修的各種操作技能,在班里挑了大梁。
水電暖安裝維修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閔建功看到街坊鄰居常因水電暖設施出現故障感到頭疼。他想,如果能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使更多的人都能感到方便,不也是一件快樂的事嗎?于是,他開始嘗試著為親朋鄰居義務服務。由于技術精湛,服務熱情,有時還搭上材料,閔建功的名聲很快在正陽縣城傳開。在他的影響帶動下,許多青工紛紛要求用自己的技術為社會、為他人服務。1995年下半年,閔建功在班里挑選了6名思想素質高的技術骨干組成了“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印制了義務服務卡,卡上寫有義務服務項目、聯系電話和地址等,公開向社會承諾義務服務。1999年農歷臘月三十的下午,大雪紛飛,各家各戶都忙著做年夜飯,處處洋溢著春節的喜慶氣氛。縣工商局一位姓王的住戶家中卻因下水道堵塞,污水溢了一屋。大過年的這可怎么辦?這時,老王想起家中的義務服務卡,但又怕大過年的人家不來,無奈之下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打了救助電話。閔建功一聽老王的情況,立即放下 正在貼的對聯,二話沒說,帶上了工具就走。因路上的積雪很深,車子的沒法騎,他就推著自行車深一腳淺一腳地走了幾里路趕到老王家。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清理疏通,障礙綞排除了,可閔建功的雙手卻掛出一道道血口,一身過年穿的新衣服沾滿了污垢。老王一家感動得不知說什么好,硬要拿出現金酬謝,但被閔建功笑著謝絕了。他說:“老人家,我就是干這一行的,衣服臟了回去洗洗就行了。”說罷收拾起工具踏著厚厚的積雪離開老王的家。
對閔建功來講,有兩件事是片刻不能放松的:一件是用“釘子”精神刻苦鉆研技術;一件是“誠信”二字。他常說,技術和誠信兩者哪樣也不能丟,只有靠過硬的技術和良好的信譽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閔建功在1992年擔任班長后,把提高全班工人的技術當作第一要事。為盡快提高全班的安裝維修技術,提高安裝質量,他在班里辦起了小圖書室,擴大工人們的知識面。此外,他還在全班開展了“拜名師、學絕技、當能手、作貢獻”和“小發明、小革新、小設計、小改造”等活動,設立“技術革新獎”,始終使全班洋溢著深厚的技術革新的良好氣氛。
閔建功算過一筆帳,如果用劣質的材料,一時可以省一些錢,但是如果出了問題造成返工,那么搭上的不僅是成倍的材料錢和人工,而且損壞安裝班的信譽,也對不起做的起碼良心,完全是得不償失。閔建功說,干活講信譽是一方面,但最重要的是為了用戶的方便和利益。
1999年5月,在團組織的幫助下,閔建功擴大了“青年志愿者服務隊”服務范圍,申請了志愿服務熱線電話,帶領青年志愿者實行全天候的志愿服務,并按照志愿者居住的方位、距離遠近,把縣城分成7個志愿者服務區,為每個志愿者都安裝了電話,力求使服務覆蓋面更廣、行動更快捷。在志愿服務活動中,閔建功制定了嚴格的管理措施,大家嚴格遵守,真正做到不喝居民一杯水,不吸居民一支煙,自覺樹立青年志愿者的良好形象。
2000年5月28日,年近七旬的縣信訪辦離休干部翁廣田夫婦正為裝吊扇犯難時,忽然想到街坊鄰居經常捍閔建功義務為居民維修水電暖設施的事跡,于是就抱著試試看到的心理與義務服務隊取得了聯系。次日一大早,翁廣田家的門就被敲響了,三名義務服務隊員出現在老人面前,翁廣田老兩口高興地把他們讓進屋。他們僅用一個多小時就把吊扇安裝高度完畢。安裝過程中,安裝隊員沒吸一支煙,沒喝一口水。臨走,老翁拿出50元錢給他們,他們硬是分文不收,留他們吃飯又被謝絕,問他們姓名他們誰都不說。翁廣田老人感到過意不去,第二天又和老伴一起到義務服務隊付工錢,值班的女同志婉言謝絕了并微笑著對翁廣田老兩口說:“閔隊長平時就是這樣要求的,為居民服務是我們應盡的義務。”
面對榮譽和鮮花, 閔建功經常告誡自己:榮譽應該歸功于黨,歸功于同志們,我做的這點成績,比起“三個代表”和黨的要求還差太遠,我要加倍努力工作,回報人民,回報社會。
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閔建功和他帶領下的“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已成為凝聚職工人心、仁慈熱愛真情的模范青年集體,2001年9月,他們掛牌成立了駐馬店市首家“青年志愿者服務站”。服務站由1995年的6個人發展到今天的45人,統一了服裝,佩戴明顯的志愿者標志。為了進一步規范“青年志愿者服務站”的志愿服務行為,閔建功在團縣委的大力支持下,制定和完善了服務站的各項規章制度,并從2001年4月份開始,納入了正陽縣“110社會聯動服務網絡”,進一步向社會承諾:志愿服務、有難必幫、有求必應,始終保持一流的服務水平和良好的服務態度。
閔建功在干好本職工作、深入開展志愿服務的同時,還主動為社會分憂。近年來,縣里下崗職工增多,下崗職工生活比較困難。一次閔建功到縣麻紡廠下崗工人惠四喜家,看到他上有年愈七旬老人,下有正在上學的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當場從身上拿出200元錢交給他,并讓他第二天到案卷安裝班上班。惠四喜的父親緊緊拉著閔建功的手,流下了激動的淚水。自1998年以來,為減緩社會就業壓力,閔建功深挖內部潛力,面向社會接納安置下崗職工30余名。
20年來,閔建功以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服務群眾的精神,在水電暖安裝這個平凡的崗位上,用自己誠實的勞動和辛勤的汗水贏得了人民群眾的尊敬和愛戴,黨和人民也給予了閔建功和他的水電暖安裝班很高的榮譽。正陽縣建筑公司水電暖安裝班先后榮獲縣、市、省三級“青年文明號”、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狀”、河南省“杰出青年志愿服務集體”、“全國優秀青年志愿服務集體”、全國“學習雷鋒、志愿服務先進集體”等稱號。他本人也先后被授予駐馬店“十大杰出青年”、“十大杰出能工巧匠”、“青年興業領頭人”、“青年崗位能手”和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河南省“十佳職工”、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河南省“青年崗位能手”稱號,并榮獲全國“百名優秀青年志愿者”、全國“職業道德建設十佳標兵”、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2002年榮獲中國“十大杰出青年”提名。《人民日報》、《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河南日報》等多家媒體曾先后報道了他的感人事跡。
鮮花和掌聲接踵而來,然而,閔建功并沒有被已經取得的成績陶醉,他說:榮譽只能表明我過去做了一點應該做的工作,我用我的真誠奉獻贏得了社會的尊重,改善了社會關系,弘揚了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道德,這一點點成績,比起“三個代表”和黨的要求還差很遠,榮譽就是動力,服務就是責任,為人民服務永遠沒有盡頭。【原標題:當代青年楷模 雷鋒精神傳人---記正陽縣青年志愿者的杰出代表閔建功和他的“青年志愿者服務站”】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大河駐馬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