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汽油”夫婦
2013/10/9 11:18:2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經3年潛心研究,高級工程師、人民海軍二等殘廢軍人張惠民和他的妻子、化學專家劇雪芳,靠節衣縮食研制發明的“甲醇汽油處理(儀)技術”,近日通過了天津市、山東省質監部門測試,結果符合國家標準。并經天津、德州等地小規模生產試用,證明是目前國內簡便易行、成本低、效果較好的甲醇汽油科技新工藝。
作為當年我國軍界鑒定新造軍艦可以下水的8名高級科技專家之一,張惠民1967年3次因工重傷致殘,年僅32歲就從海軍技術崗位上退休。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他主持改進設計的潛艇內部指揮系統、潛艇無線電救生系統等,提高了我國潛艇部隊的作戰能力,對當時東南沿海國防安全局勢穩定作出了貢獻,也因此受到國家主席劉少奇同志的親切接見。1996年夏至1997年春,《解放軍報》、《科技日報》、《健康報》等多家報刊,分別以《像吳運鐸那樣生活》、《身殘志堅譜新篇》、《為海防奉獻青春為醫學再建功勛》為題,對張惠民在其妻子所在天津勞動衛生職業病研究所和天津職業病防治院工作過程中,搞出多項填補國內醫療設備空白的國家級科技發明的事跡進行廣泛報道。
本世紀初,張惠民夫婦的“車用甲醇汽油”和“新型柴油”初步科研成果在河南省濮陽、山東省德州及平原等地小規模試生產,新型柴油技術已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號第404029號);4個月前,其“甲醇汽油處理(儀)技術”,也已申報國家專利。
張惠民夫婦研制發明的惠民牌甲醇汽油處理儀(又名石油處理儀),僅有一臺普通家用洗衣機般大小。就是這樣一臺儀器,可將目前市場上出售的無鉛汽油(90#、93#、95#等),按比例加入15%~25%的甲醇,再混入0.01%~0.1%自制的添加劑,三者溶為一體,根據需要調整儀器參數和助劑用量,一小時內,可將30噸左右汽油的辛烷值由90~95提升到96~100以上。
檢測結果顯示:使用該“車用甲醇汽油”的汽車,尾氣排放中的一氧化碳和碳氫化合物均低于國家規定排放標準,克服了低溫起動難、高溫氣阻現象,經北京、天津、山東等地用大發、松花江、華利、普桑等不同車型5個多月反復試驗,質檢部門反復檢測,結果均符合國家標準。
論及此項技術,張惠民說:“配制車用甲醇汽油,應選用15%~20%的一級工業甲醇(含水量≤0.08%)與車用無鉛汽油混合配制。根據測試結果可知,其穩定性能保持3個月以上。操作過程應嚴防進水,否則會破壞穩定性。此外,嚴格按國家有關規定操作,嚴禁用甲醇汽油清洗零件及衣物,嚴防長時間接觸皮膚。”他提醒司機師傅注意:“甲醇是含氧化合物,甲醇汽油燃燒時需要空氣較少,必要時在使用中可適當調小風門及調整點火提前角,以更好提高車輛動力,降低油耗。”□海心 云中【原標題:“甲醇汽油”夫婦】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汽車報 2004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