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俊靜思潛心歷史幽深處,著書立說與南陽文化一脈相承,終于成就了“解讀歷史的民間敘事派掌門”。
二月河對秦俊的小說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認為通俗而不庸俗,鄉(xiāng)土而不泥土;從眾而不媚眾,入雅而不佞雅。
后來,他又寫《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越王勾踐,只因為輔佐這些霸主的王師名相的百里奚、范蠡就是南陽人,文種是宛城令,或者這些霸主有重大歷史事件發(fā)生在南陽一帶。
秦俊有數(shù)次機會到鄭州工作,有次省里直接下了調(diào)令,被他想方設法拒絕了,他離不開南陽。他說:“我愛南陽,猶如愛我的眼睛。我的工作是為南陽立傳留史,我的小說,主人公八成以上都是南陽人,即使不是南陽人,也與南陽有?千絲萬縷的密切聯(lián)繫。”
秦俊的辦公室,前后兩堵墻前全是書架,滿滿的全是書,而他的辦公桌上下也全是書報雜誌,他笑說自己是坐擁書城。作為市級領導,且在文壇功成名就,還要辛苦寫作,苦不苦?秦俊說,我把讀書寫作當成享樂,能頂餓,能止渴,能解乏,感覺到樂趣,就不覺得苦。時天范 魯 釗 文、圖【原標題:秦俊追溯歷史暢抒鄉(xiāng)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