唧唧喳喳、竊竊私語中,一個聲音出現了:“支書,那我們現在住哪里啊?”
海濤笑了:“早知道會問這個。投親靠友,出外租房都行。我們給每一家每月提供300元租金,一次性付給6個月。開完會就可以去領,每戶1800元。”
會場上喧騰到了極點。掌聲、笑聲、歡鬧聲,把南李莊的這一天裝飾成了一幅節日畫卷。
海濤很快請北京設計院的專家拿出了新社區規劃圖。
大伙兒看著規劃圖樂個不夠時,卻有幾個村民來找海濤。來找海濤,卻又你推推我,我推推你,誰也不肯開口。海濤看他們靦腆的樣兒,笑了:“啥事兒直說吧,還用推推搡搡的!”
年齡最大的老人說話了:“大伙兒都不好意思再張口提要求,但都想,是不是能有個地下室,放放雜物,哪怕10平方米就行!”話沒說完,老人臉先紅了。
海濤叫來了設計人員,測算造價,當即拍板:為每戶增加60平方米地下室。
從2010年4月1日動員算起,南李莊村整村拆遷僅用了5天時間。新社區建設的大幕隨即全面拉開。一時間,20多個工程隊4000多人聚集于此,南李莊新社區的建設場面蔚為壯觀。
范海濤在孟電和村里兩頭跑,累得患了重感冒,一直好不了,輸水輸的胳膊上不能扎了,就在腳上扎;老父親范清榮搬了把藤椅坐在工地上監工,他說,我雖干不動了,但坐在這兒,對工程進度、工程質量也有好處!母親顧族榮也是不停地在工地上忙活,生怕哪里出一點差錯。
一直到工程于年底完工,村民們住進別墅,范家兩代三任村支書的心里才一塊石頭落了地。
喬遷新禧,村民鄭玉林特意選在社區落成這天迎娶兒媳婦,他家門前的對聯是他專門請人撰寫的,上聯是:進社區住別墅興高采烈;下聯是:感范公報梓里共享成果。那天,鄭玉林非要拉著海濤到家里來喝喜酒。海濤來了,看啥都滿意,就是指著那副對聯,跟玉林說:“不要感謝我,不要感謝范家。咱是共產黨員,咱所做的一切,就圖為黨增光添彩。只要能聽見老百姓說‘共產黨好’,就是俺最大的滿足。”
他把眼光盯著弱勢群體,盯著困難群眾,盯著最需要幫助的人,為他們切切實實做實事。在范海濤的身上,在他所有溫暖向善行為的背后,毫無疑問,有一種觸動靈魂、點亮激情的能量在恒久釋放……
南李莊村300多戶人家,誰家的日子過得如何,海濤這個做支書的,心里大都知道個八八九九。而其中最讓他牽掛體恤的,還是村里的老弱病殘……
老人申印全七十多歲了,家里三天兩頭生氣,過不上個安穩日子。海濤知道船在哪里彎著呢:老人就一個閨女,找了個上門女婿。閨女不孝順,嫌棄爹這了,嫌棄爹那了,整天挑老人的毛病。海濤最看不慣這種不孝順的人,他掂著點心、禮物,幾次三番上門做工作,跟閨女說,閨女道理多著呢;跟女婿說,女婿說,他閨女和他鬧意見,我有啥法?海濤生氣了,把禮物往桌上一撂:“你倆說個利亮話,這個爹你們養不養?養,就好好孝順著;不養,我今天就把老人帶走!”村里人說,遇到這種事,海濤再忙都要出面。
孟莊鎮6歲女孩趙嘉諺,父母不幸去世,跟著奶奶一人過活,日子比較艱難。海濤交代身邊工作人員,要把這一老一小的生活安排妥當。那一天,嘉諺的奶奶跑到辦公室找海濤,給海濤拿了幾個橘子和一小袋糖。海濤感動得不行,送別老人時,給老人手上塞了1000元,老人死活不要。老人說,我不是來要錢的,我是來感謝你的,你把我們老的小的照顧的這么妥帖,我都不知道該怎么感謝你這大恩人!老人幾句話,把海濤說得眼圈紅、鼻子酸。他對老人說:“我是黨員,你們的日子過不去,我身上就有責任。以后有啥難,就找我范海濤吧,共產黨不會看著任何一家人生活過不去!”
工人侯繼國的家里遇上了急事,幾天飯吃不下覺睡不香。侯繼國的反常行為被海濤看在眼里,他把侯繼國叫來詳細了解情況。當得知侯繼國家里急需用錢時,他首先掏出5000元交給侯繼國,又發動大伙兒互相幫襯,為侯繼國解了燃眉之急。
不僅對村里的困難群眾、對企業的困難工人海濤體恤關懷,就是對外地的老弱病殘者海濤也總是及時地伸出援助之手。從2006年起,范海濤就對新鄉市102戶新中國成立前入黨的困難老黨員家庭進行定點幫扶。海濤曾七下黃河灘,給戰斗英雄、老黨員牛合群祝壽,與103歲老黨員袁興起敘家常……2009年1月10日,他帶著年貨到大山深處的蔡溝村看望83歲的老黨員勾增銀,看到老人居住的房屋破得不行,海濤眼圈紅了,第二天他就派人進山為老人把房修繕一新。
海濤的善舉一樁樁一件件,人們數不清;海濤的愛心一點點一滴滴,人們感得到……
他從2006年起,每年投入幫扶資金30萬元,幫助全市的困難黨員解決燃眉之急;
他每年拿出50萬元,為全市的貧困職工貼補生活,從2007年起,一年也沒落下過,即使在企業最困難的日子里也不曾或缺;
他設立了200萬元的教育專項基金,資助數百名寒門學子圓了大學夢;
他出資80萬元,為南村鎮南村東村修建蓄水池,解決了長期困擾該村的人畜飲水問題。
在南李莊,在孟莊鎮,在輝縣市,范海濤就是一個凝聚著純潔善良氣質的名字,就代表著一顆洋溢著溫暖善意的心靈。
他是我們成千上萬普通人中的一員:他是一個農民的兒子;他文化程度不算太高;他當工人,干警察,做企業,有過成功和喜悅,更多的卻是挫折與磨難。但無論自己處境如何,不管自己是貧是富,他的內心始終綻放著善意的光亮:看到群眾生活陷入困境,他會痛苦得坐臥不寧;聽說素不相識的人需要救助,他情不自禁一次次伸出溫暖的手。回眸他的行善足跡,檢視他的利他行為,不難發現,在范海濤的身上,在他所有溫暖向善行為的背后,毫無疑問,有一種觸動靈魂、點亮激情的能量在恒久釋放……
肩負社會責任感前行,這是范海濤多年來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準則。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做一個具有公民精神、普世情懷的人;面對紛紜復雜的現實,多一份對社會的關注和對事業的擔當
過去,片面追求GDP而造成的環境破壞的后果開始顯現出來。
孟電所在的輝縣市也不例外。面對生態環境頻頻告急的現狀,范海濤敏銳地意識到,企業的發展再也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2003年,孟電集團果斷關停了三條生產技術落后、產品質量低、規模小、污染嚴重的立窯水泥生產線。
4000萬元的投資,6000萬元的年產值,頃刻間灰飛煙滅!
孟電此舉,拉開了輝縣市乃至新鄉市關停小水泥廠的序幕。在他們帶動下,兩年間,新鄉全市爆破拆除了65家水泥企業的114條立窯生產線,關閉、搬遷了170多家碎石場。
如果說2003年關停三條立窯水泥生產線讓很多人感到可惜的話,那么,2007年范海濤主動請纓,要爆破炸毀裝機總容量為17.5萬千瓦的全部8臺小火電機組,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