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當年受命組織鳴放禮炮和炮兵方隊受閱的往事,87歲高齡的老將軍一再說道:那真是揚眉吐氣,太讓人激動了!
老將軍告訴記者,黨中央、毛主席非常重視開國大典的閱兵式,確定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為閱兵司令,中央軍委副總參謀長兼華北軍區司令員聶榮臻為閱兵總指揮。毛主席明確指示,“我軍歷來強調初戰,這次閱兵也是初戰,開國第一次嘛。告訴同志們,一定要搞好,不能搞壞。”
參加閱兵式的部隊是由海陸空各部隊選調組成的。炮兵方隊主要由華北軍區特種兵部隊編成,年僅31歲的華北軍區特種兵部隊參謀長李健任炮兵方隊指揮。他的任務有兩項:負責組織禮炮隊鳴放禮炮;組織炮兵方隊受閱。這年7月初,李健率禮炮隊和炮兵方隊在北京黃寺一帶集中訓練。李健說,我軍在戰爭年代長期打游擊,打仗沒有問題,但搞這么大規模的閱兵還是第一次,壓力很大。在訓練中,各級對部隊要求十分嚴格。開國大典一個月前的9月1日,李健在《人民日報》一版頭條發表了長篇文章:《樹立正規思想,嚴格正規訓練》,就是根據在組織受閱部隊訓練中遇到的問題和體會撰寫的。
禮炮隊的訓練標準很高。當時規定,三項動作同時開始同時完成:升旗、奏國歌、鳴放禮炮。為了達到規定的要求,做到萬無一失,官兵們每天都要坐在炮車上,3秒鐘完成單炮3個動作,反復演練。不少人手都磨腫了,手套磨爛了好幾雙。練54門炮在4.5秒內齊放一次的動作,許多官兵胳膊練腫了,但沒有一個叫苦的。有的戰士帶病堅持訓練,還有的官兵親人病故也不能回家看上一眼。朱德、聶榮臻等領導同志曾多次蒞臨指導,對禮炮隊和炮兵方隊的訓練給予肯定。
辛勤的汗水換來了成功。10月1日凌晨1時,禮炮隊從北京先農壇出發。官兵們頭戴鋼盔,身穿草綠色軍裝,腰系武裝帶,足蹬長筒馬靴,乘坐美式卡車,載著54門禮炮,行進到東長安街東單廣場的禮炮陣地。7時,李健帶機關干部進行“ 臨戰”前的最后檢查。先是單炮檢查每個炮位的3名炮手在3秒鐘內完成裝填、發射、退彈殼3個動作;然后檢查54門禮炮在4.5秒內齊放一次的情況。炮手們動作嫻熟,發射整齊。
下午3時整,開國大典開始。全體肅立,毛主席在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中,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莊嚴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接著,毛主席親手按動電鈕,五星紅旗第一次在天安門廣場徐徐升起;軍樂隊高奏《義勇軍進行曲》;天安門上空54門禮炮鳴放28響。54門禮炮,代表了當時參加政協的54個方面的人士;鳴放禮炮28響,表示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歷時28年。
李健組織禮炮隊完成了歷史性的鳴放禮炮28響任務之后,又趕到炮兵方隊指揮車的位置,參加炮兵方隊受閱。
閱兵式開始后,朱德總司令身著戎裝,神采奕奕,在閱兵總指揮聶榮臻陪同下,乘閱兵車檢閱了排列在東長安街的海軍方隊、步兵方隊、炮兵方隊、裝甲車方隊和西長安街的騎兵方隊。朱總司令連連招手,問:“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受閱部隊頻頻歡呼:“總司令好!”“為人民服務!”
閱兵式結束后,朱總司令發布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隨后,分列式開始,聶榮臻總指揮率海、陸、空三軍受閱部隊,由東向西依次通過主席臺,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
“炮兵師方隊過來了!”隨著解說員清脆洪亮的聲音,炮兵方隊在一輛站有手舉鮮紅“八一”軍旗的軍官和4名護旗兵的卡車前導下齊頭并進。李健站在方隊前面右邊的指揮車上,負責發布口令,后邊按90毫米野炮1個方隊、105毫米榴彈炮2個方隊、155毫米榴彈炮3個方隊、37和75毫米高射炮1個方隊的順序,兩炮并進。車輪滾滾,炮身高昂,官兵們昂首挺胸,威武雄壯。他們帶著解放石家莊、太原、張家口、平津的喜悅,雄赳赳氣昂昂地通過天安門。當指揮車通過東三座門到達正齊線后,李健聲若銅鐘地發出“向右看———敬禮!”的口令,向天安門城樓上行舉手注目禮。這一瞬間,李健看見天安門城樓上紅旗招展,宮燈高懸,毛主席的巨幅畫像掛在城樓中央,兩側標語牌上寫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中央人民政府萬歲”,氣勢恢宏,莊嚴雄偉。他注目凝視,看見了毛澤東主席,看見了朱德、劉少奇、周恩來、賀龍、陳毅等領導同志。他們都興高采烈,頻頻招手,向部隊致意,那場面真是太壯觀了!
這天夜里,李健久不能寐,呵成一首長詩,其中寫道:“‘戰爭之神’威名揚,禮炮隆隆慶大典。”
完成受閱任務后,朱德總司令和北京市市長彭真分別宴請海、陸、空三軍受閱方隊的指揮,請他們吃全聚德烤鴨和東來順涮羊肉。朱總司令興致極高,連連說:“這次閱兵很成功,勝利完成了任務,同志們辛苦啦,謝謝大家!” ●本報記者 卜金寶【原標題:訪開國大典炮兵受閱方隊指揮李健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