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三災”并襲,張鈁奔走“雙城”

2013/11/1 18:22:57 點擊數: 【字體:

“三災”并襲,張鈁奔走“雙城”
1929年河南大災時,張鈁分別在開封洛陽開舍飯場。圖為開封鐵塔。 翻拍資料圖片

    引子

    張鈁賑災試水之舉,是1913年豫西大饑荒時。27歲的張鈁,時為陜南鎮守使、陸軍中將。

    他的伯父張清陽,見饑民遍地,命張鈁“自陜碾谷二百五十石,每擔六百市斤,并募萬金助官”。

    這次救災,從購糧輸糧到募捐,張鈁熟知了賑災的重要流程。其間“全活者無算”,也給他提振了信心。

    這次救災,對張鈁之后領導河南的三次大賑災,是個良好演練。

    1928年9月,張鈁任河南省政府委員、河南省建設廳長,兼河南賑務委員會(以下簡稱賑委會)主席。是時,豫西地區兵、匪、旱三災并襲,張鈁領導了1929年至1930年的河南賑災。

    此時的張鈁,作為河南政界要員,帶家眷居住于開封。

    2012年9月,記者從開封市石橋口向西步行百米,進入窄窄的朝陽胡同,胡同里有多個高門樓老院子,沿胡同走到頭,向西北斜行,先看到一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標牌,張鈁開封故居到了。 

    張鈁宅院,原是一座清式三進大院,青磚藍瓦,白灰細縫,前廊后廈,有房屋50余間。

    我進入張鈁故居,它的前院,有道柵欄門攔著,隔柵欄門我看了看,沒人住,房子快塌毀了。

    二進院三進院也都殘破,唯有廊柱屋檐殘存的精美木雕磚雕,依稀透露出昔年的芳華。院子里開了小菜園,還繁生大量藤蔓植物,進出困難。

    “張鈁在開封還有兩處故居,一處是樂觀街田進士宅的兩個院子,一處是山貨街原十九號。現都已不存。”開封地方學者付保軍道。

    張鈁外孫女李鳴,畢業于復旦大學中文系,退休后開始關注姥爺張鈁史跡。她奔走于張鈁生活工作過的多個地方,廣泛收集史料,意欲結集成書。她回河南多次,2012年9月24日,我在鄭州見到了她。

    問其是否去過開封老宅,她說:“去過,太可惜了。我的母親張廣琴就出生在那兒,她說老宅子特別漂亮。她還記得小時候,從老宅里坐小臥車出門去看菊花。”

    當年,張鈁就是在這座宅院里思考河南救災的種種措施。宅院荒廢,張鈁史跡長存。

    開辦舍飯場活人無數

    豫西旱情,從1928年就開始了。到1929年6月,滴雨未下。

    那時,沒良種化肥農藥,也沒有水利灌溉。好年景旱地收成75公斤左右,水澆地100公斤左右。糧食本不夠吃。

    “逢上1929年的年景,豫西百姓家家缺糧。1930年春節后,民間糧食幾乎用空。豫西一帶災民,紛紛逃荒,到洛陽、開封兩大城市討飯者,每天由幾百增至上千。白天要飯,夜宿屋檐,餓死凍死者比比皆是。”文史工作者張治國在《張伯英將軍》一書中寫道。

    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以豫東隴海線南北為主戰場,戰線長數百里,雙方每到一處,抓丁派糧,惡化了災情。河南在旱災基礎上,又添兵災匪災。

    三災并襲,張鈁親自到各地視察,按輕重緩急,造冊登記。災情分為豫西重災,豫南、豫東輕災,豫北小災。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大河報 2012年12月24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