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最后一個講講,交通,大家可以看到,黃金水道, 有人說淮河的水這么少,淡水流到海挺可惜的,現在不要緊,我們打造濱海到淮安的160公里的一級航道,可以通行萬噸輪,可以在濱海和海之間修一個水閘,海輪,十萬噸,三十萬噸級的船到這個下游,那么內河的船舶在這個水閘的兩側通過一個轉運平臺,接駁平臺,把內河的集裝箱,散貨轉運到海輪上,可以直接運到全世界去。
然后呢,從這個淮安到蚌埠,可以走3千噸的船,然后是在淮安這個地方,淮河和運河交叉的地方搞一個水上的立交橋,這樣從南邊東邊西邊來的船可以左右行駛,水上立交,在國外都是成熟的。還有個是從淮安到濱海這個地方,形成一個河川的水庫,就是這165公里的這個河道呢,由于下游把它水閘節起來了,那么洪水季節可以向海里面泄洪,枯水季節可以把水閘截起來,可以保證這個水道可以一年四季通航。這里面有三個概念,一是轉運接駁平臺,第二個是洪澤湖這邊,淮河要裁彎取直,還有一個是水上立交,還有一個是河灘式的水庫。
這是淮河的入海通道,萬噸的在這邊,可以看打,在這邊可以看到一直走到洛河和平頂山。這是萬噸輪可以對接,接駁。現在淮河大家看到,上游這么一段,從桐柏到淮濱這一段,它的落差是178,所以上游下完雨之后一直流下來了,蚌埠這一段這么長,落差16米,下游這么長落差才6米,所以蚌埠這個地方是低洼的地方,兩頭高中間低,流不出去,我們通過水道的政治可以把航運的水力整合起來。這個是引江濟淮工程,這是安徽提出來的,將來還要論證。他們提出來從長江取水通過巢湖,然后在壽縣這個地方進入淮河,這樣可以補充淮河枯水時節的水量,這是濱海的水樣。這是港口。
這是鐵路,第二套隴海鐵路,現在的鐵路已經到蚌埠了,從蚌埠再到大豐港,接下來再建一條沿海的鐵路,這樣可以形成兩條隴海線。這是高速公路,叫從通海到大豐市,再建一條沿海的高速公路。管道運輸,上游的淥水,鹽水往下走,下游的氫氣、天然氣往上走。 這是機場,淮安機場,還準備建一些新的機場。 還有這么多的直線機場、干線機場 ,盱眙機場,還要建,往下走的,新建機場的要求非常強烈。往下走,走不動了。這么多地方都要求建機場。這么多機場,你看。
這是產業鏈。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網絡。
最后咱們結束了吧,就是淮河經濟帶,大家看看這個,現在是經濟的洼地,那么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啊,在改革開放的第四個十年,我們通過政府的投資的引導,吸引民間投資,我相信淮河流域一定能夠成為一個富庶的、美麗的一個經濟的隆起帶,進而支撐改革開放第四個十年,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謝謝。【原標題:鄭新立:淮河治理50年未見稱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