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相關(guān)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guān)信息

韓愈的仕途

2013/11/12 8:52:53 點擊數(shù): 【字體:


    韓愈是唐代杰出的散文家和詩人,也是名垂后世的山陽先賢之一。古人講:“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韓愈的一生,也走過了一段跌宕起伏、余韻久遠的宦海沉浮之路。

    幼年成長的顛沛之路。韓愈出生于官宦之家、書香門第,可惜3歲時,官居朝廷秘書郎(從六品)的父親韓仲卿病故,受兄長起居舍人(正六品)韓會撫育,并隨韓會貶官到廣東韶州。當(dāng)時嶺南屬蠻荒之地,是犯官罪人流放之地,生于北方的韓愈想來會對秀麗的南方山水感到新鮮,可他從中央政府貶到偏遠小城的哥哥韓會卻抑郁而終。不得已,韓愈隨嫂鄭氏千里扶柩北還河陽老家。魯迅在《吶喊自序》中說:“有誰從小康之家而陷入困頓的嗎?我以為在這途中,大概可以看清世人的真面目……”父兄早喪、家道中落、顛沛輾轉(zhuǎn),這些經(jīng)歷足以使韓愈早早感受到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暖。

    青年求仕的曲折之路。韓愈7歲讀書,13歲能文,20歲時自覺學(xué)有所成,赴長安應(yīng)進士試,從此踏上求仕之路。也許是命運不濟,滿腹才華的他先后三試不第,直到25歲才登進士第,這已是他第四次應(yīng)考。由此可見,后來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文公當(dāng)年也是一個“屢敗屢戰(zhàn)”的“高考落榜生”。進士及第的韓愈春風(fēng)得意,本想大展宏圖,但殘酷的現(xiàn)實再次擊碎他的夢想。依唐律,新科進士要通過吏部(職能似今天的中組部)考試才能授官。有名無實的“官二代”韓愈又是三試不中,三次給宰相上書自薦,也石沉大海。29歲時,大齡待分配的知識青年韓愈大概是經(jīng)人介紹,到汴州(今河南開封)宣武軍節(jié)度使董晉幕府任推官(掌推勾獄訟之事),董晉死后又到徐州(今江蘇徐州)武寧軍節(jié)度使張建封幕府任職。這雖然解決了生計,但畢竟只是不入流的地方小吏,志存高遠的韓愈絕不會滿足于此。終于,34歲時,已小有文名的韓愈在第四次吏部銓選中順利通過,來到首都長安,任職國子監(jiān)四門博士(正七品)。也就是說,韓愈的第一個正式官職就是國家最高學(xué)府享受正縣級待遇的教授。找到用武之地的韓博士敢為人師、廣授門徒,其間寫下《師說》等名篇,留下了“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等佳句。

    中年宦海的起伏之路。自古宦海沉浮不定,韓愈也是幾經(jīng)起落。36歲時,韓愈任監(jiān)察御史(正八品),因上書言事獲罪,被貶為連州山陽(今廣東連州陽山縣)令。清代《陽山縣志序》說到:韓愈未到之前,陽山是荒僻瑤鄉(xiāng)。韓愈來后,行仁政,興文教,百姓知制度識詩書。天下因韓愈才知道陽山!韓愈離開之后,當(dāng)?shù)毓倜裥藿魪R,修葺韓跡,以示紀念,至今仍有仰韓堂、韓文公釣魚臺等名勝古跡。憲宗即位,大赦天下,韓愈獲赦北還,歷任國子博士(正五品)、河南令、太子右庶子等職。50歲時,韓愈任行軍司馬,輔佐宰相裴度征討淮西叛亂,功成還朝后被提拔為刑部侍郎(相當(dāng)于今公安部副部長)。剛剛躋身高級官吏的韓愈正準(zhǔn)備施展自己的抱負,卻因反對皇帝迎佛骨,“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第三次來到廣東。一般朝廷大員貶任地方小官往往甩手不干,無所事事。而韓愈勵精圖治,他驅(qū)鱷、興學(xué)、勤農(nóng)、釋奴,“八月居潮萬古名”,“一片江山盡姓韓”。后遷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培養(yǎng)了當(dāng)時江西省的第一個狀元。宜春城中最高山頭建有狀元樓,宜春市區(qū)有昌黎路,都是為了紀念韓愈的特別功績。不久回朝,歷官國子祭酒(從三品)、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長安地區(qū)最高行政長官)等顯職。為兵部侍郎時,鎮(zhèn)州王庭湊叛亂,他單身獨騎前往宣撫,賊兵不敢犯,成功而還。57歲時,因病卒于長安靖安里家中,后歸葬河陽祖塋。朝廷贈禮部尚書(正三品),謚曰文,世稱韓文公。【原標(biāo)題:韓愈的仕途】

責(zé)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站區(qū)檔案信息網(wǎng) 2012-12-11
0
相關(guān)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網(wǎng) 族譜錄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梨園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剪紙皮影迷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