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王夢奎:關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2013/11/14 17:46:34 點擊數: 【字體:


    我認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為兩條:一條是更加注重提高發展質量,一條是更加注重改善民生。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的國家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但不論從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還是從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來看,中國都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現在還有1.5億人口每天生活費不足1美元,有3400萬農村人口沒有解決溫飽問題,2300萬城鎮人口靠領取最低生活費過日子。中國實現現代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面臨的問題也只有在發展過程中解決。

  但是,現在強調發展,應該是科學發展,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只有這樣的發展才是硬道理。過去經濟規模小,技術水平低,全力以赴甚至不惜代價解決溫飽問題,加之當時主要是糾正“左”的“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只要抓經濟建設就好,這給發展理念和政策打下很深的烙印。在促進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也很突出。主要是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經濟結構不合理,城鄉發展和區域發展不平衡,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不協調,收入差距大,社會矛盾多。如果說,這樣的發展方式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還有它存在的客觀理由和難以完全避免的性質,那么,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這種發展方式已經不可持續。和30年前相比,甚至和10年前相比,現在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十二五”時期還會有更大變化,有些是帶有階段性標志的變化。例如:。

  第一,從人均收入看,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中國已經由下中等收入國家進入上中等收入國家(人均GDP3800~11000美元)的門坎。這會引起消費結構的升級,相應地也要求產業結構的升級。必須有更高的發展質量,才能適應社會需求的變化。隨著工資水平的提高,勞動力低成本的優勢會減弱,“未富先老”的老齡化也會帶來新的社會壓力,必須轉變發展方式才能繼續發展。

  第二,從社會結構看,“十二五”時期城市人口將超過農村人口,城鄉二元結構正在改變。這是社會結構和生活方式的深刻的歷史性變化,對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影響。中國走什么樣的城市化道路,這不僅是城市如何建設和發展的問題,也有下一步農村如何建設和發展的問題,關系整個國家未來面貌的塑造。

  第三,資源和環境的制約。經濟規模越來越大,加上增長粗放,資源和環境制約的嚴重程度是過去想象不到的。2000年消耗14.5億噸標準煤,2010年達到32億噸,增長1.2倍。即使努力減少單位產出消耗,消耗總量還會繼續增加,靠拼資源的粗放式增長不可能持續。我們不僅有后發優勢,也有后發劣勢,資源和環境制約就是后發劣勢。

  第四,國際競爭面臨新的形勢。國際經濟危機正在促進新的技術革命,世界主要經濟體都在搶占后危機時期的技術和經濟制高點,國際市場競爭的格局也在變化。我國商品出口額已居世界第一位,但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出口產品中自主品牌不到10%,即使是統計中的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大部分也是中低端加工裝配環節產品,國內增加值不高。國際市場資源價格上漲加大了我國制造業成本,削弱了我國產業的競爭力。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使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受到限制。這次金融危機的沖擊,使我國投資與消費、內需與外需結構不合理的矛盾進一步凸顯,轉變發展方式更顯得刻不容緩。

  廣義地說,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涉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建設的廣泛領域的深刻變革。狹義地說,我認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為兩條:一條是更加注重提高發展質量,一條是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作者:王夢奎【原標題:王夢奎:關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求是理論網 2011.11.03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