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南陽內鄉縣衙:一座內鄉衙 半部官文化(8)

2012/6/20 17:45:41 點擊數: 【字體:

他并沒有急于動手。上任后,他先把精力放在勸民農桑、發展生產上。章炳燾采取措施,獎勵民眾墾荒。他組織人力興建水利工程,極力推廣其家鄉的種稻技術,每逢耕種季節,章親自下田督民精耕細作。后來,他又大面積推廣沿海高產作物紅薯,使老百姓“均沾其利”,“百姓之食紅薯過半”。兩年后,有了一定經濟基礎,章炳燾開始修建縣衙。 據說縣衙的總體規劃、具體設計和組織施工都是由章炳燾一手包辦的。開工后,他常常親臨現場,嚴加督工。縣衙大門前的照壁,是座單立直壁抱框墻,看似簡單,卻不比一般房屋好修———基礎不牢不中,墻體的垂直度要求也很高。修建照壁的時候,習慣漫步施工現場的章炳燾走到已經建了一丈多的照壁一側,瞇著一只眼看了看,就把工頭叫過來:“大師傅,墻歪了吧?”那工頭是當地有名的匠人,不服氣地說:“哪兒歪了?”章炳燾說:“給我拿垂線過來!”結果垂線一吊,發現有一韭菜葉的誤差,那工頭傻了眼,忙跪地叩頭認錯:“大老爺,小民甘愿受罰,馬上扒了重修。”從此,工匠們都服了章炳燾,誰也不敢怠慢了。
      
    內鄉縣衙占地兩萬多平方米,房屋300多間。對于當時的內鄉縣來說,搞這樣的工程是很吃力的事情。在工程進行過程中,章知縣常有付不起匠人工錢的時候。為了籌集資金,章炳燾想盡了辦法,其中來錢最快的一招就是引起爭議的“贏捐輸罰”。
       
    章炳燾生性嚴厲,喜歡誅暴立威。有人來打官司,他常常不問緣由,每人先打一頓,再行問案。如判你贏了官司,他會對你說:“官司打贏了,你不該給修縣衙捐點錢?”對于敗訴的一方,除了施以重責外,還要給以重罰。這樣“贏捐輸罰”,原告被告通吃,讓章知縣募集到了大筆的建設資金。用現在的眼光看,章炳燾這樣做,分明是亂收費、亂攤派。不過,據內鄉人說,“贏捐輸罰”得來的錢,章知縣沒往自己腰包里裝一文,這錢有專人登記,全用于修建縣衙了。3年后的1897年,縣衙終于落成,整個建筑群規模宏大,布局嚴謹。
        
    章炳燾在內鄉任職9年,是清代內鄉知縣中任職時間最長的,這給了他充足的時間“專注于土木工程”,修建了如今這個“神州大地僅存的歷史標本”。據《內鄉縣志》記載,章炳燾在任期間善政多多,“惟刑罰過嚴,堂訊時往往一笞數千,甚而有立斃杖下者”。據說章炳燾卸任時,內鄉“太平無事”,真不知道是內鄉人被打怕罰怕不敢告狀了,還是社會治安真的好轉了。
      
    章炳燾離開內鄉后并沒離開河南,他先后在中牟和臨潁做知縣。內鄉縣衙博物館副館長徐新華半開玩笑地說,章是工部出來的,建房有癮。在臨潁任職的時候,他為興辦學堂、工藝廠募捐,損及當地富商的利益,有人控告他“大興土木,窮奢極糜”。章炳燾因此丟了官,后來寓居開封,在民國初年去世。
        
    章炳燾后來又回過內鄉一次。由于經濟拮據,生計困難,他帶著自己的女兒回到昔日為官的內鄉籌款度日。內鄉百姓聞知章炳燾丟了官職且兩袖清風的消息后,紛紛解囊相助。面對捐贈的百姓,年逾花甲的章炳燾老淚縱橫,他的女兒也連連跪地拜謝。

    屢毀屢建 碩果僅存
      
    內鄉縣衙始建于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在元末農民起義中毀于戰火。在如今縣衙的三堂前和師爺居住的“夫子院”,還有兩棵高大的丹桂樹,據說是元代建縣衙時種下的。如今每到開花季節,丹桂香飄全城。這兩棵樹,是內鄉縣衙700年歷史僅存的見證了。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知縣史惟一重建縣衙。明末農民大起義中,內鄉縣衙再次被焚毀。清朝康熙年間,內鄉縣衙得到陸續的修葺。咸豐七年(公元1857年),捻軍攻破內鄉縣城,縣衙再次遭到焚毀。衙門是封建統治的象征,又是最基層的統治機構,被農民所痛恨,所以農民起義軍一旦得勢,破壞的第一目標就是衙門。幾百年間,內鄉縣衙三度被農民起義軍焚毀。
      
    由于章炳燾的出現,在辛亥革命前十多年,內鄉縣衙得以高質量重建。清朝滅亡的時候,內鄉縣衙還算是新房,所以后來數十年一直是內鄉縣政府機構的辦公地,這是內鄉縣衙能保存下來的重要原因。
     
    20世紀80年代,縣衙內的空地上蓋滿了各種各樣的房子,人們幾乎忘記了這里是古建筑,是過去的縣衙。內鄉文化局、教育局、公安局等都在這里辦公。據內鄉縣衙博物館副館長徐新華介紹,當時他和縣衙博物館第一任館長余飛負責全縣的文物保護和古建維修。1983年,河南省文物局到內鄉檢查古建筑,起初沒人想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河南日報 2004-11-16 作者: 姚偉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