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靈運(公元385~公元433),原籍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生于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晉宋間詩人、文學家。
謝靈運是東晉名將謝玄的孫子,襲爵封康樂公,后世習慣稱他為“謝康樂”。謝靈運在青年時代接受過良好的文化教育,工書畫、擅詩文,“文章之美,江左莫逮”。他頗為清高自負,曾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東晉時歷任大司馬行參軍、豫州刺史劉毅的記室參軍、劉裕的太尉參軍以及驃騎將軍劉道憐的諮議參軍,轉中書侍郎。永初元年(420年),劉裕代晉自立,建立南朝宋,降謝靈運的封爵為康樂侯,任命他為散騎常侍、太子左衛率,始終不予重用。元嘉十年(433年),謝靈運被宋文帝(劉義隆)以“叛逆”罪名殺害。
謝靈運的主要創作活動在劉宋時代,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詩。由于在政治上不得志,謝靈運寄情山水,每次出游,隨從數百人創作很多山水詩,扭轉了東晉以來的玄言詩風。他描寫山水,著意于欣賞、刻畫,注重詞藻,由他開始,山水詩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流派。唐代的李白、杜甫、王維等諸大家,都曾從謝詩中吸取過營養。謝靈運的文,成就不能和詩相提并論,最著名的是《山居賦》。除詩文創作以外,謝靈運還兼通史學,工于書法,曾奉詔撰《晉書》。
《隋書?經籍志》、《晉書》錄有謝靈運著作,尚有《謝靈運集》等14種。明代李獻吉等從《文選》、《樂府詩集》及類書中輯出謝靈運的作品,由焦竑刊刻為《謝康樂集》。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有《謝康樂集》二卷。嚴可均的《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逯欽立的《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均有輯錄。黃節有《謝康樂詩注》,人民文學出版社于1958年曾據清華大學講義本校訂排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