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岳之資的來歷
2013/5/28 17:42:43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張昭是三國時期東吳的重臣。他從小就好學,博覽群書,熟讀《左氏春秋》,年紀輕輕已經和當時的名士趙昱、王朗齊名。孫策在江東創業,知道張昭避亂南下,就親自請張昭出山輔佐自己,讓張昭作長史(相當于秘書長)、撫軍中郎將,內政軍事都交給張昭處理,張昭也不負所望,將孫策的大后方治理的井井有條,使得當時吳中的人民都稱呼他為“仲父”。孫策死的時候囑托張昭:我弟弟仲謀如果不成氣候,你就代替他坐領江東,如果打不了勝仗,就慢慢歸順朝廷。面對好友臨死的囑托,張昭一絲不茍的執行了孫策最終的遺言。孫權年紀雖輕,但是有才干,有氣魄,能任用賢能,所以張昭就盡心竭力地輔佐孫權。《典略》上說,張昭有“嵩岳之資”,卻僅僅播殖于吳中,這實在是太可惜了。后人便用“嵩岳之資”來比喻特別優秀足以擔當起國家棟梁的重任的人才。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