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鞏義市區(qū)所在地——孝義鎮(zhèn),是一個古老的集鎮(zhèn),約在東漢時就開始稱孝義。孝義鎮(zhèn)的來歷,還流傳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相傳東漢年間,孝義原來叫棗園,當時樹木茂盛,物產(chǎn)豐富,人煙湊集。這里住著田真、田廣、田慶三兄弟,其父生前多次教訓(xùn)他們要情同手足,協(xié)力齊心,共振家業(yè),不要分家。父親死后,妯嫂不和,整日相鬧,不得已只好分居。田真為長,將所有家業(yè)拆為三份均分。堂前有棵百年紫荊樹,也欲砍為三截分掉。第二天,三兄弟手持斧鋸去砍樹時,看到本來枝葉繁茂的樹木,一夜之間竟枯死了。三兄弟看傻了眼,心中很不是滋味,相抱大哭起說,樹木聞截尚且枯萎,難道我們兄弟還不如樹木嗎?于是,決不再分家了。又合了起來,紫荊樹又復(fù)活了,鄉(xiāng)親們也被這個奇事所感動,大家認為田氏三兄弟能尊守父親遺教是為“孝”,兄之間相愛為之“義”,公議將棗園村改名為孝義。“三荊同株”歷代傳為佳話。
由于兄弟三人同心協(xié)力,慘淡經(jīng)營,家業(yè)逐年擴大。孝義村東有一條河,河兩岸肥田沃土,盡為田家所有,又有灌溉之利,糧食年年豐收,臨河又建了幾座水打磨,鎮(zhèn)上又蓋了不少店鋪,田家成了良田千頃、騾馬成群、店鋪林立、生活富足的大財主。傳至田三娃,由于生活富裕,便奢侈腐化起來。并且貪心不足,收租放債,魚肉鄉(xiāng)里,為富不仁。他曾對人夸口說:“我家有三盤龍拽磨(水打磨),七頃不靠天(水澆地);若要窮了我,除非是天塌龍叫喚。”上天聽說他如此狂妄,就在有一年的夏天連降大暴雨,青龍山山洪暴發(fā),沖下許多頑石,大水沖壞了良田,沖塌了水磨。大水過后到處是卵石累累,成了有名的石河道,再長不出莊稼來。田三娃的家業(yè)蕩盡,淪為乞丐,衣裳襤樓,空腹終日,除了身上的一根千結(jié)百折的腰帶以外,什么也沒有了,至今孝義一帶形容人窮,都以田三娃的褲腰帶為典。
田氏三兄弟的義行與田三娃的腐敗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個故事教育人民要友愛勤勞,不要腐化墮落。這個故事也永遠激勵鞏義人民團結(jié)奮進,自強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