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拜僧”部分有面《會善寺歷代帝王敕詔一覽表》,展示了北魏孝文帝、孝明帝、隋文帝、武則天、唐中宗、唐代宗、宋太祖、清乾隆等帝王,對會善寺敕詔、御書、頒匾和變更寺名的史實。特別通過“武后封禪”、“追尋道安”、“迎駕女皇”、“客堂對話”、“女皇賜封”、“石淙會飲”、“再問佛法”等栩栩如生的雕塑和繪畫場面,生動地反映了武則天的“崇佛”思想和為安邦治國而重視人才、向一切有知識的人“求教”精神。“女皇拜僧”那天,按照皇上擇定的良辰吉日,武則天乘坐龍鳳車輦,由文武百官護駕,來到了嵩山會善寺。迎駕她的,除了列隊在山門兩側的眾僧外,主要由寺院住持道安親自接待。當武則天落駕停輦后,道安和尚首先合掌上前參駕,因武則天早知道安禪師德高望重,禪行深厚,也趕緊上前攙扶道安禪師進入寺院,并“待以師禮,與秀(六祖神秀)禪師同加欽重”。賓主在大雄寶殿進香后,便來到客堂進行了長時間的對話。
“一行管天”部分列表對歷代會善寺高僧作簡要介紹,他們是:“代神秀統其法眾”的禪宗北宗代表人物普寂,身披袈裟、精研佛經、深究天文的一行禪師,曾被女皇則天拜謁賜封的道安禪師,曾于會善寺戒壇納法、被稱為“講授長”的貞峻禪師,曾于琉璃戒壇門外撰書《揀公茶榜》的溥光禪師,為百姓打惡除邪、被稱為“活佛”的佛定禪師。特別其后通過“幼年刻苦讀書”、“棄官出家拜師”、“熟頌深奧導文”、“遠途求教名師”、“一行觀察星辰”、“一行戒壇盛景”、“一行勤于著述”、“天文大地測量”、“研制天文儀器”、編修《大衍歷》等畫面和雕塑場景,充分反映了高僧一行對祖國乃至世界天文事業的卓越貢獻。其中“一行戒壇盛景”,反映一行及其弟子元同建造琉璃戒壇后,代宗詔白馬寺等五寺僧,灑掃奉律于此,天下僧尼聞悉而來受戒于此的盛況!稌扑陆鋲洝份d:“歲成具戒者盈千,日受潔供者數百,祗林之盛,甲于東都。”會善寺當時之盛,少林寺只能望其項背!【原標題:世界文化遺產 會善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