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安陽 >> 走進安陽 >> 印象安陽 >> 瀏覽安陽

安陽袁林

2014/6/16 17:28:04 點擊數: 【字體:

    袁林以神道為中軸線,南北綿延兩公里。碩大的照壁是整個袁林的最南端,照壁內側滿飾磚雕圖案,技藝精湛、莊重典雅,是全國現存照壁中規(guī)模最大、紋飾最精美的一個。


    繞過照壁,沿神道北上,跨糙石橋、青白石橋,袁林的另一座大型建筑——牌樓便映入眼簾。與傳統(tǒng)木、石結構不同,袁林的牌樓是用鐵筋洋灰石子筑就,這在中國陵墓建筑史上極為少見。當年,為了修建這座陵墓,北洋政府專門從日本進口了大量水泥,粉飾太平。如今,這六柱五樓沖天式的高大牌樓,雄居神道中央。而在它的每個柱子頂端都盤踞著一個闊口仰面的神獸——望天吼,為這座建筑憑添了幾分神秘、威嚴、鎮(zhèn)攝之力。 

    牌樓兩旁,漢白玉質的望柱、石像生遙遙相對。望柱,是袁林陵地的標志,高一丈五尺,聳立于基座之上。柱身六面,滿飾花紋。上面的花紋稱為“章”,因為總共有十二種,所以稱作“十二章紋”。十二章紋是中國傳統(tǒng)的帝王專用紋樣,它以黼黻為中心,四周圍繞著日、月、星、龍等不同的圖案,經過石匠的巧手雕琢,共同組成了一件難得的浮雕佳作。

    神道兩旁的文武翁仲最能體現袁林時代特色。它們真人般大小而略胖,完全是袁世凱執(zhí)政時期的裝束。文官頭頂平天冠,身著祭天大禮服,袖手肅立,神態(tài)恭謹;武官身著北洋軍服,腰扎皮帶,手握軍刀,神態(tài)威武,共同守衛(wèi)著袁林。這一文一武,時代特征鮮明,即反映出當時人們的審美觀念,又充分體現了袁世凱時期的禮儀風貌。

    碑亭,是袁林中比較重要的建筑之一。它面闊三間,亭內伏臥著一座巨大的石雕,叫作赑屃。傳說龍生九子,各有所好,其中之一的赑屃喜好負重,所以人們安排它來馱碑。在這個高達5.5米的墓碑上,雕刻出了數條蟠龍,翱翔云中,顯現出墓主人身份的非比尋常。墓碑正面則鐫刻“大總統(tǒng)袁公世凱之墓”九個蒼勁挺拔的端楷大字,這出自于袁世凱好友徐世昌的手筆。


    轉過碑亭,便來到堂院前。堂院是袁林最重要的、舉行祭祀活動的場所。堂院大門,為單檐歇山頂建筑,上覆綠琉璃瓦,面闊三間。在堂院大門的每一扇門板上,都有橫七排、豎七排的銅門釘,它不僅起到裝飾門面的作用,更重要的體現出一種森嚴的等級,表明它的主人雖然比故宮里的皇帝低一個等級,卻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顯貴人物。

    過了大門,便進入堂院。堂院是一組四合院式樣的建筑,由景仁堂和東、西配殿組成。景仁堂居中,是當年來祭祀袁世凱的地方。室內設有供桌、靈位以及袁世凱生前的衣冠劍帶。而東西配殿則作為其他高級官員休息的地方,陳設相對簡單。在院內神道的中央,原來還陳列著一座風磨銅鼎爐,可惜解放前不幸遺失,只留下了一個漢白玉的基座。


    穿過堂院,即達袁世凱的墓廬。來到這兒,眼前豁然開朗,這里與前面的景象迥然不同,一派歐式風格。羅馬式的大柱子、渾鐵鑄就的大鐵門、青石砌成的墓廬,與前面的建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墓臺前的大鐵門是呈“山”字形,以渾鐵鑄成,鑲嵌在西洋柱廊式的白石雙柱之間。鐵門的上端各有一個八角徽章,徽章的中心仍是十二章紋,反復強調著墓主人的獨特身份。墓廬作圓形,由三層臺階隆起,周圍雕有十二尊石獅,更加顯示出了一種威嚴之勢。

    那么,袁世凱的墓廬是怎么樣修建起來的呢?據記載,它是平地起墓,像我們平時該房子一樣,先打地基再建墓室。墓室分為左、右兩個。左墓室用來安葬袁世凱,而右墓室則留給了他的原配夫人于氏。為起到保護的目的,在磚砌的墓室外又加上了一層一米多厚的鋼筋水泥作為外框,所以非常堅固。據說,當年整個墓區(qū)由藜寨圍護,寨外辟渠注水,環(huán)繞周遭;寨內松柏梅槐濃蔭蔽日,在平曠的洹上一帶,的確是一處景致福地。

 
     彈指間,神州換了新顏,昔日的荒冢上建起了人民的博物館,成為了知識的殿堂。修葺一新的房舍中,陳列出殷商王朝的文明,展現了清末民初的跌宕曲折,記錄著今天的酸甜苦辣。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們,到這里聆聽民族已逝的歷史,感悟辛酸的屈辱,追憶燦爛的輝煌。回首往事,展望明天,愛國主義的情愫、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細心回味,激奮之余,更能享受那份靜謐的愜意、幽雅的歡愉。袁林,這一昔日的總統(tǒng)陵園也煥發(fā)出新的光彩,映射出中華兒女勤勞善良、自強不息的錚錚鐵骨。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大河網(2012-05-04)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安陽城區(qū)地名的時代印記(上)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