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索引》有葉鼎洛的一篇簡短小傳,說他1930年后甚少寫作。他的老友趙景深在《文人剪影》中記述:“鼎洛到開封以后,也像我似的,拿起粉筆來談文學了。”當時,在開封任教的還有一批有名的作家和詩人,一時開封新文學之風大盛。葉鼎洛人長得較高,穿長衫,講課時喜歡抬頭向前上方看著,給人以孤傲之感。
1931年春,上海唐槐秋話劇團到開封,在人民會場上演《茶花女》,唐槐秋的女兒唐若青主演瑪格麗特,陶金演阿芒。葉鼎洛也應邀在舞臺上出現,頗受歡迎。當時河南省政府里的公務人員組織一個新聲劇社,劇社管事的是葉鼎洛。1935年,上海出版的《電影新聞》第一期刊發了《充滿朝氣的開封劇壇:汪漫鐸葉鼎洛頗為努力》一文透露,在話劇方面,葉鼎洛也頗有造詣。
1934年夏,葉鼎洛、汪漫鐸等發起成立中州文藝社。同年9月創辦《文藝月報》。1936年10月25日,葉鼎洛和開封進步文藝家冒著當局追查的危險,在開封水專學校召開追悼魯迅的大會。在開封文藝界,葉鼎洛相當活躍。
公子情癡 誄詞招魂
在開封,葉鼎洛開始住在大興街17號,后來搬到游梁祠居住。他生活浪漫,多才多藝。田漢在《南國新史略》中寫道:“翌年暑期……終日與葉鼎洛等縱飲酒肆。”郁達夫對葉鼎洛贊賞有加,1933年,北新書局出版郁達夫的中篇小說《迷羊》,特請葉鼎洛在扉頁上畫了一幅工細的插圖。這幅插畫畫法工細,人物衣著上的每一條紋路,四周植物的每一片枝葉,都加以描繪,線條的疏密控制得當。
據說葉鼎洛奉父母之命曾有妻子,但是他看破紅塵,意欲出家,與妻書,要其再嫁。此后葉鼎洛擺脫束縛,自由高飛。葉鼎洛是屬于他那個時代的新潮人物,即“五四”時代的浪漫文人,風流倜儻,常常出入煙花柳巷,浪漫頹廢,與當時開封第四巷中的名妓金樓多有來往。金樓因年長色衰,流落二等窯子。贖身未遂,希望破滅,吞大煙膏致死,被埋于宋門外。那時葉鼎洛失業年余,窮困潦倒,孑然一身。曾多次會金樓,漸生感情。聞其死訊,夜潛其墳,“掘土將其頭骨攜回,剔去腐肉,洗滌干凈,涂以紅漆,日夜焚香吟哦,得句即刻其上,刻滿再漆,漆好再刻,時而痛哭,時而大笑”。陳雨門先生在《古汴娼妓血淚錄》中收其一首詞,詞曰:
“香殘紅褪,衰柳落陽,空憶當年模樣。公子情癡,書生腸熱,愿結鴛盟聲朗,向萱堂說項,請憐孤苦,慈悲收養……”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遇何必再相逢。
曲終人散。葉鼎洛因思慮傷身,以致精神失常,日軍侵汴前離開開封,杳無音信。劉海永【原標題:曾居汴梁謀生存 最是情癡為香魂——現代文學家葉鼎洛在開封往事鉤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