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榮波
對大宋京都開封的留意,已經很久了。“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開封城里曾經發生的故事,歷史人物鐫刻下的足跡,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楊家將》天波楊府、《水滸傳》中發跡于市井的高俅,魯智深倒拔垂楊柳……這一切都讓我對古都開封浮想聯翩,充滿熱切的期待之情。可喜的是,這個愿望終在不久前實現。近日,懷著希冀與禮敬的心情,我和神往已久的開封來了一次完美邂逅。
大凡帝都,必自有一番皇氣。開封是七朝古都、大宋東京,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而給我的感覺卻不單單如此,她優雅中帶著嫻靜,就像余秋雨先生在《五城記》中對她的描述:“她背靠一條黃河,腳踏一個宋代,像一位不顯赫的貴族,眉眼間仍氣宇非凡。”
在我國歷史上,開封曾被稱為大梁、汴梁、東都、東京、汴京等,沉積存留了七個朝代的智慧精髓,她昔日的繁華雖已不存,褪色的遺址也一次次被黃河吞沒,但優雅嫻靜的氣質卻是處處可見。開封無山卻多水,城內有龍亭湖、包公湖、鐵塔湖、陽光湖等,是著名的“北方水城”。而開封的旅游景點大多集中在湖的四周,不僅有開封府、龍亭、天波楊府、清明上河園,還有大相國寺、包公祠、延慶觀、宋都御街等等,古色古香,氣勢磅礴。
此次開封之行,清明上河園給我的印象尤深。宋代著名畫家張擇端筆下的《清明上河圖》,把昔日開封古都的繁華景象和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如今,開封仿照此做了“清明上河園”。同行的開封旅游局幾位領導建議我們重點去那里看看。剛進園中,感覺與平常的景區景點無異,越往里走,便感陡然間換上了一件靚麗的華裳:處處樓榭、亭臺、古街、牌坊、河道、虹橋、船、塢……與多姿楊柳、如茵芳草、繚繞古音、隱隱鐘鼓、飄搖酒旗、彩色車轎糅合一起,組成一派栩栩如生的古風神韻,“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的時光倒流之感讓我良久佇立,深深回味。坐落在自由路西段的大相國寺也是與我有故的地方。大相國寺應該就是大宋王朝的皇家寺院吧?雖然這里不復往日的繁華與喧鬧,處處充滿了商業味道,不過這里的香客還是異常虔誠的。八千里路云和月,我感覺自己從齊魯之邦趕來,一路風塵仆仆,為的就是頂禮這孕育文明和教化的圣境。于是我撞響鐘樓上的大鐘,驚醒這塵世的“千秋大夢”……
讓我至今難忘的還有開封的小吃。在開封各種美食可謂遍地開花,頗具特色,好吃又不貴。我們先品嘗了羊肉湯,開封的羊肉湯可不一般,都是用大鍋燉肉和骨頭湯,吃的時候可以選擇吃白肉、悶罐肉、蘇肉、丸子、肚肺或者原油肉,就著湯吃的饃也是餅子,當地人把這叫鍋盔。“第一樓”的灌湯包子號稱河南三大名吃之一,皮薄餡多,汁水鮮美,入口肥而不膩,食畢尚留些許清香,令人回味。中午專門到“第一樓”吃了灌湯包,六種口味,每樣一格,小籠包子的造型大方, “放下像菊花,提起來像燈籠”,名不虛傳,得當貼切。開封灌湯包做法也要求很嚴格,熟的包子分作三層,最外一層是薄如紙的幾乎透明的面皮,中間一層是濃香的湯汁,最下一層就是口感極好的肉餡了。肉餡鮮嫩,湯汁豐滿,而且湯汁滲入面皮之中,皮軟且香,但絕不會破,真不愧是名牌小吃啊。
“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眼中的開封都會有所不同,如一泓秋水,令人心思神往。行走在開封,總是覺得這里每個人的骨子里都有一種悠閑的味道。看看風景,品品美食,感受著這個城市數千年沉淀積累下的風韻,內心欣喜,安然……
這次雖然在開封只呆了短短的一天一夜,也不可能“一日看盡長安花”,但開封這座人文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的城市,已深深地留在我的記憶深處,揮之不去。
(作者為山東百事通國際旅行社總經理)
大宋東京夢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