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走進洛陽 >> 印象洛陽 >> 瀏覽洛陽

印象之古都探遺——營花寨:潘安澆花息訟地 古柏轉枝留美談

2013/3/22 11:30:00 點擊數: 【字體:


印象之古都探遺——營花寨:潘安澆花息訟地 古柏轉枝留美談

    簡介

  營花寨遺址位于吉利區冶戌村南端,據史料記載為西晉文學家潘岳(潘安)在此為官時所建,現存方形灰磚門墻一座,古柏一棵,于2007年11月被市政府批準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村中有古寨 古柏美男栽

  在吉利區冶戌村南端的河岸邊,營花寨遺址靜立在高約7米的寨堤上,占地2500平方米,史載“其勢獨高,若層臺然”。站在寨下觀看,一株粗壯干枯的古樹引人注目。樹下有方形灰磚門墻一座,中間鑲石門,刻“南天門”字樣。

  沿石階登上寨堤,北側的一面石碑首先映入眼簾,石碑上的文字顯示,營花寨遺址于2007年11月被市政府批準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南側另有一塊石碑,上書“西晉潘安植柏”。碑后是青磚砌成的花壇,壇中有一株古柏。樹高約7米,徑粗需兩人合抱,樹干向南傾斜,樹根裸露粗壯,枝杈多枯干,只有東面一枝綠葉茂盛。

  花壇北側為一座老君廟,為仿古建筑。一座八封亭立于廟中。亭東西兩側各有仿古房屋兩間,雕花木窗十分精美。正殿為老君殿,門窗木雕同樣精細,兩側木窗之上還有壁畫,畫中八仙栩栩如生。老君殿東側一墻之隔處是玉皇殿。據村中老人介紹,這些建筑均為后來修建。

  據史料記載,營花寨為西晉文學家潘岳任河陽令時所建,在宋、明、清都有重建或擴建。

  潘岳,字安仁,河南中牟人,其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詩:“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后世遂以潘安稱之。潘安是當時著名的帥哥,據說他駕車走在街上,連老婦人都為之著迷,拿水果往他的車里丟,把車都裝滿了,成語“擲果盈車”便由此而來。

  澆花以息訟 潘安美名傳

  潘安出身儒學世家,少年隨父游歷山東、河南、河北,青年時期就讀洛陽太學,后任河陽(今吉利區、孟州市一帶)縣令。

  離營花寨不遠處有口井,據說原為潘安私邸花園的澆花井。該井不太深,井水充盈,井口呈橢圓形,長1.5米,寬1米,據《孟縣志》載,清乾隆年間知縣曾在井前立碑,碑上豎刻“澆花井”三個隸書大字。

  相傳,潘安任河陽令期間,筑園養花,每日徜徉園圃,甚至受理民事糾紛也不設公堂,而在花園中進行。百姓告狀打官司,原告和被告都要先到花園中合伙抬水澆花,水桶是尖底,不能平放,故兩人打水、抬水、澆花都必須通力合作。通常一番辛苦之后,雙方的對立情緒減弱,這時,潘安才把雙方叫到一起,管頓飯,而后商談解決問題,判定是非曲直。由于和縣令同坐共餐,雙方大都樂意聽憑潘安判定,河陽一時政通人和。

  古柏自轉枝 猶如懷潘安

  營花寨遺址的古柏被當地人稱為“轉枝柏”。相傳,此柏只有一枝繁盛,且60年一轉,當地還流傳著一個傳說。

  潘安在河陽任縣令時,倡導民眾大力植桃種李,一時全城桃李芬芳,花團錦簇,故歷史上有“金谷滿園樹,河陽一縣花”之美譽。

  當地民眾安居樂業,為感謝潘安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當地幾位老翁受眾鄉親之托,向潘安進獻翠柏一株并獻詩一首:根深枝葉翠,河陽百姓心。歲歲盼崢嶸,代代留芳馨。

  潘安看后欣然揮锨,將翠柏植于官衙前面。從此,此柏長得枝繁葉茂,生機勃勃。

  后來,潘安調任東南。其后的幾任縣令無視民眾疾苦,橫征暴斂,弄得民怨沸騰,潘安所栽的柏樹也漸漸萎黃,只留東南一枝翠綠。而當潘安后來南遷升任給事黃門侍郎時,柏樹又轉為南邊的一枝蒼翠欲滴了。從那以后,此柏就形成翠枝自動轉枝的奇觀。(記者 王文斌 通訊員 劉雨震 文/圖)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洛陽網(2012-12-17)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