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春游龍門,道旁楊柳依依,伊河波光瀲滟,石佛千姿百態,盡享著美景與文化的盛宴。卻不曾想,白天里大氣磅礴、莊嚴肅穆的石窟在春夜下竟然呈現出另一番令人震撼、嘆為觀止的佛國景象。
是夜,暮色剛剛四合。站在禮佛臺,遠觀對面的西山石窟開始隨著夜色漸濃,漸次亮燈。先亮起的是四五排山體泛光燈,整個西山輪廓立即凸顯在夜幕中,宛若一條蜿蜒的蛟龍。緊接著,路燈、護欄燈、漫水橋、龍門橋上蓮花燈都依次點亮,此時的龍門已是美不勝收。星辰般燦爛的燈光投影在河面上,靜謐的伊河頓時像披上了霓裳,好似一位長發飄逸、脈脈含情的少女,溫柔、嫻靜。
此刻,滿眼皆是燈海,雙耳盡聞贊嘆。屏息期待,奉先寺即將揭開神秘的面紗。隨著左右兩邊側燈的啟亮,盧舍那大佛原本沉沒于夜色的身形漸漸清晰起來。這“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景象令人著迷卻又讓人有一種按捺不住想一睹芳容的急切。就在此時,石窟里所有燈全部啟亮,凝神望去,整個石窟在燈光的裝飾下金碧輝煌,美輪美奐,萬千佛陀爭現金身。白天肅靜莊嚴的石刻佛像立即顯“真身”了,他們都披上了色彩斑斕的袈裟,將佛國神圣、莊嚴、肅穆的景象表現得淋漓盡致。這鮮活的佛國盛景直擊心靈,時光在此刻倒流,我們仿佛回到了大唐萬民信佛、眾生禮佛的鼎盛時代。
我們迫不及待的進入西山石窟,登上奉先寺。再一次仰視盧舍那大佛時,他身著紅色通肩式袈裟,面容豐腴、眉如新月、含睇若笑,比起白天更顯神圣和安詳。旁邊的弟子、菩薩、天王、力士也都換上了新裝,弟子溫順虔誠、菩薩端莊秀美、天王威武雄猛、力士剛正不阿。甚至殘缺的部位也通過高科技的燈影技術將其彌補得天衣無縫。我們再一次被這圣境所折服!這是現代科技與歷史文化的完美再現,讓我們身臨其境般的感受到了天地一體、山水一色、人佛合一的美妙意境。
離開時經過龍門石拱橋,大家還在流連忘返、依依不舍。“以前來龍門游玩那么多次,都不算真正的來過龍門,但是今天晚上才知道什么叫“龍門”,太美了,太美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發出這樣的贊嘆。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這是杜甫對洛陽的留戀和期待,而今我們也在心里默念,“寄語洛城風日道,夜游龍門倍還人!”作者:李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