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百年古樹)明代國槐,見證封溝變遷
2013/5/3 16:54:39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古樹名稱:國槐
古樹年齡:500年左右
發現地:偃師市寇店鎮封溝村
偃師市寇店鎮封溝村三面環溝,南面依山。6月17日,在村民封孟祥的帶領下,我們下到溝底,見到了守護封溝村數百年的明代國槐。
這棵古槐,果然有其獨特的風姿,我們一見,便被它的氣勢“鎮”住了。這棵古槐長在一座破敗的廟里,枝葉繁茂卻不張揚,主干筆直旁枝很少。也許是受百年香火的熏染,古槐隱隱有一股淡定的仙氣,像一位隱居世外的高人,靜看世間變遷。
封孟祥說,這座古廟曾作過封溝村的學校,他小學時代就在廟里度過。廟里有塊石碑,記載了明朝萬歷年間“河南府洛陽縣偏橋保雁嶺村封家溝”重修廟宇的情況。那時,廟里就有了這棵槐樹。
世事變遷,古廟破敗,但這棵古槐的生命力卻非常旺盛,天災人禍都沒能“打倒”它。封孟祥說,2003年,一場洪水將破廟沖毀,大家都擔心古槐的安危。沒想到水退后,古槐安然無恙,依舊蒼翠欲滴。此后,大家開始有意識地保護這棵古槐。
“聽村里的老人講,這棵古槐還救過不少人的命!”封孟祥說,民國初年,有一伙土匪入村搶劫,那時,村民都住在溝底的窯洞里。為躲避土匪,大家在古廟附近找到兩孔地勢較高的窯洞。村民們踩著梯子爬進窯洞,然后再將梯子抽走,將窯洞密封。土匪們進不去,便在窯洞下方點火,想把村民熏出來。
大家在密封的窯洞里看不清火勢,不少孩子開始哭鬧,老人們跪在地上祈禱。這時,村里一位聰明的年輕人從縫隙中看到老槐樹的枝葉隨風擺動,便笑著告訴大家:“別擔心,土匪不會得逞,風向不對。”
土匪點火后,便離開了村子。但因風向不對,火并沒有蔓延到窯洞燒到村民。從此,大伙相信,老槐樹庇佑著封溝村的村民。
如今,封溝村已發生了很大變化,村民們從溝底窯洞搬了出來,蓋起了瓦房。1991年,村里的小學建成,孩子們告別了“古廟”小學;2007年,“村村通”工程使村里通向外界的主要道路得到硬化,有人買了摩托車和小汽車;隨著交通條件的便利,這兩年,村里建了8個養雞場、6個養豬場……
“不管怎么變,守護我們的老槐樹不會變,村民們對老槐樹的感情不會變!”封孟祥說。(記者 呂玲玲)(線索提供者 封先生)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洛陽網(2009-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