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走進洛陽 >> 印象洛陽 >> 瀏覽洛陽

河洛春秋 謎一樣的老子(1)瀍東回望——老子的出生之謎

2013/11/26 14:47:14 點擊數: 【字體:

河洛春秋 謎一樣的老子(1)瀍東回望——老子的出生之謎

老子故宅舊址。(資料圖片)

河洛春秋 謎一樣的老子(1)瀍東回望——老子的出生之謎

老子畫像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春秋末期人,出生于鹿邑縣,在洛陽工作幾十年,擔任周朝守藏史。他是世界公認的大哲學家,是百姓津津樂道的智慧老人。2500年前,他在函谷關留下《老子》(后稱《道德經》)五千言,騎青牛悠悠西去,從此了無蹤跡,不知所終……從此,洛陽城中少了一個曠世高人 ,文化寶庫多了一道千古之謎。

  從此,老子成了謎一樣的老子,老子成了不死的老子。  

  若論古今第一瀟灑之人,當數老子。

  老子是我國有史以來第一位偉大的哲學家。《老子》(唐代改稱《道德經》)一書,是我國有史以來第一部個人專著。

  所謂諸子百家,哪個家能比“道家”早?所謂孔子孟子,到了老子面前,統統是學子。

  孔子夠偉大了,培養了三千弟子并七十二賢人,周游列國到處當老師,但當他“入周問禮”來到老子面前時,立刻變成畢恭畢敬的小學生;莊子夠瀟灑,一會兒夢蝶,一會兒狂歌,扶搖九天上,逍遙幾萬里,但他夢里的蝴蝶,也還是老子給安的翅膀。

  但是,老子再偉大,卻離不開洛陽這個文化大容器,也正是洛陽的文化養分,直接發酵了他的道家思想。

  一

  瀍河區東通巷北頭西側,有老子故宅。

  這個老宅,在2005年3月30日中午,突然有了新的發現:一位市民給洛陽晚報打電話,說老子故宅發現了有關孔子入周問禮的石碑及磚雕。

  記者聞訊,立即趕至,卻發現歡迎我的只是遍地瓦礫,根本看不出一點故宅的樣子了。

  老子故宅早被圈在市二十四中校園內,院里的一位大媽把記者領到一處角落,找到了那通石碑,碑上赫然寫著“孔子西向問禮停車此”——多少年來,我市有關學者都在考證一個學術問題:當年孔子入周問禮,到沒到過老子的故宅?

  現在好了,這通碑至少證明:孔子曾來過老子的住處,并在此停車向老子問禮。

  隨后,文物工作人員又在該民宅內找到7塊青色磚雕,每塊長約29厘米,寬約16厘米,厚約5厘米,依次排列起來,分別是“瀍東寺”、“老子故宅”,楷書雕刻,字跡清晰。

  在這里居住多年的王先生介紹:早年這里還有一通青石碑,上面也刻著“老子故宅”四字,但現在已不知去向了。

  其實在我市,有“老子故宅”字樣的,不但有碑,而且有匾。最近,筆者查閱《瀍河文史資料》,在第三輯上發現這樣一段文字:老子故宅,東臨孔子廟(即瀍東書院舊址),西傍瀍河。老子故宅由西向東,與孔子廟、三靈侯廟并行,均坐北向南,一字排開。三靈侯廟大門,正對東通巷,從三靈侯廟大門西行,有一小巷可通老子故宅大門,老子故宅大門坐西向東,門上有兩條石刻雕龍, 額題“老子故宅”四個大字。

  這些資料還交代了一些細節:進三靈侯廟大門北折,坐北向南有一間佛殿,內塑觀音菩薩像一尊。菩薩像前有一烏金佛像,約在民國16年(公元1927年)被人盜去。佛殿后砌有院墻,中開二門,與后院老子故宅相通,佛殿大殿內,塑有老子像一尊。

  至此,至少說明老子故宅在民國時期還有塑像,有香火,只是這幾處地方已經不受重視,不然,菩薩像前的那尊烏金佛像,也不會讓人盜去,同時也說明老子故宅雖經過千年歲月,歷代都有保護和修葺,因此才能留存至今。

  但這里有一個問題:老子故宅既然在洛陽,他的故鄉為啥在鹿邑縣?既然鹿邑縣是故鄉,為啥還要把洛陽的住處說成是老子故宅呢?

  這,還需從老子的出生說起。

  二

  老子的出生是個謎。    

  話說豫東有個鹿邑縣,這個縣有個太清宮鎮,鎮里的太清宮村乃是老子的出生地,人稱“老子故里”。

  春秋時期,鹿邑縣名叫苦縣,縣城東十里有個村莊,名叫曲仁里,就是現在的太清宮村。村前有條小河,河水清淺,兩岸的李子樹很多。溝邊住一戶人家,養了個漂亮大閨女,年滿十八歲,知書達理。

  但這閨女很內向,不想找婆家,想侍奉爹娘一輩子,拿今天的話說,就是獨身主義者。

  可是有一天,這閨女苦惱了:她未婚先孕了!

  原來,她到村前小河邊洗衣裳,見河面上漂過來兩個李子,撈起來一看,兩個李子連在一起,是個“連理李”,就像兩個耳朵一樣。她也沒細想,就把兩個李子吃了。

  剛吃完,肚子疼,想嘔吐,但又吐不出來。她只好把衣裳收起來,準備回家。可就在這時,忽聽到肚里有人說話:“娘!你不要擔心,等孩兒我坐正了,你的肚子就不疼了。”她又驚訝又害怕,趕忙問:“你是誰?”肚里人道:“你剛才吃下李子,懷了我,我是你的兒子呀!”“你既然是我的兒子,也會說話了,就快出來吧,別讓人看見了。”

  “娘,不行呀,時辰不到我不能出去。”

  “那你要到什么時候出來呀?”

  “要等到天長嚴了,牽駱駝的人來了,我才能出去。”

  閨女看看天,好多地方還是大窟窿,沒有長嚴呢。只好耐心地等待。

  轉眼十個月過去了,孩子還沒有降生。這閨女害怕了,小聲問肚里的孩子為啥還不出來。孩子在肚里問:“母親,天長嚴了沒有?”“天沒長嚴,牽駱駝的人也沒來呢。”

  “娘,那是時辰不到,我還不能出來!”

  九九八十一年過去了,天還沒長嚴,也不見牽駱駝的人來,大姑娘變成了老太婆,眼看活不了多長時間了。怎么辦?她實在等不下去了。這天走進屋子,坐定了,就對肚里的孩子說:“兒呀,天長嚴了,牽駱駝的人也來了,你快出來吧!”剛說完,覺得一陣疼痛,孩子頂斷她的右肋,拱了出來了。咦?原來是個小孩模樣的白胡子老頭!連頭發眉毛都是白的!

  這個傳說,洛陽一帶也有流傳,不過略有不同:說老子是從他娘的腋窩里拱出來的。而且一出來,就指著院子里的一棵李子樹說:我姓李!而鹿邑的民間版本是:這位初為人母的老閨女生下老子后,右肋流血不止,兒子趕緊問:牽駱駝的人在哪里!聽說母親是騙自己的,兒子慌了,哭著說:“娘!他沒來,我無法撕下駱駝皮補在您身上,這該咋辦呀?”

  母親安慰道:“兒子別哭了,娘不埋怨你。你是我吃李子懷孕生下的,那兩個李子像兩個耳朵,你的名字就叫李耳吧?你要做個好人,也不枉我懷你八十一載。”

  三

  當然,這只是個傳說,不過從這個傳說中,可看出老子出身于平民家庭。他的出生,沒有引起史官最起碼的關注,也沒有最簡單的記載。

  但這個故事卻很奇特,老子竟然被他娘懷了81年,而且生下來白發白須,好像不是地球人,像個外星人似的,難道他沒爹沒媽嗎?

  不是的。

  2005年,洛陽老城區委宣傳部拿出一個電視專題片腳本,名為《老子——輝煌一生在洛陽》,作者是谷連民、黨國巖、謝偉敏、李建西、趙煥璽。這幾個作者告訴我:為了寫劇本,他們曾到鹿邑縣采訪,在那里發現一本《康熙鹿邑縣志》,上面說老子是有爸爸的,他的爸爸叫李乾。

  李乾仕周,官職不高,是周朝王室的一名御史,即掌管文書的職員。近代大學者王國維考證,這個職務在商代已經有了,到春秋時期,諸侯國也有御史一職。老子的父親在周朝擔任此職,算是在中央工作了,這為老子后來到洛陽工作,創造了有利條件。

  老子自小就和別的小孩不一樣,最喜歡聽國家興衰和戰爭成敗之類的“大部頭”,并且對占卜和星象之事也很熱衷。

  父親望子成龍,為他請來一位老師,名叫商容,曾是商紂王手下重臣,精通殷商禮樂,且通天文地理,一應古今禮儀,統統了然于胸。一日,商容先生給老子上課,說:“天地之間人為貴,眾人之中王為本。”

  老子發問:“天為何物?”先生道:“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老子又問:“清清者又是何物?”先生道;“清清者,太空是也。”“太空之上,又是何物?”先生道:“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 老子窮追不舍:“之上又是何物?”“清之清者之上,更為清清之清者也。”老子又問:“清者窮盡處又為何物呢?”

  哎呀不得了!老子打破砂鍋問到底,問得老師喘不過氣來。老師只好說:“這個么……先賢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 入夜老子睡不著,一直思考這個問題,想不明白,就去問家人,誰也不知道,他就“罷眠”了,出屋觀察星辰,思索天上之天到底為何物。

  又一日,商容先生給他上課。說道:“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焉。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倫,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倫,故尊卑長幼可分也。有物性,故長短堅脆可別也。”老子問:“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長幼,何人定而分之?長短堅脆,何人劃而別之?”

  先生回答:“皆神所為也。”

  老子問:“神何以可為也?”先生道:“神有變化之能,造物之功,故可為也。”老子問:“神之能何由而來?神之功何時而備?”

  好家伙,又問至老師的未知領域了。哎呀,這孩子太厲害,老師的這點井內水,澆不透學生這塊莊稼地了!于是老師說:“這個么……先師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亂說。”

  其實,以上這些都未必可信,老子距今久遠,事跡多是無考,史學家連他的確切生卒年都用“大約”來框定,司馬遷在《史記》中為他作傳,對其事跡也搞不大清楚,只列舉了與他有關的幾個傳說人物,算是“以疑傳疑”,最后只好總結“老子,隱君子也”。

  所以老子的出生更是一個謎。民間說他被懷了81年后才出生,說明老百姓對這位思想深邃的智者很敬畏;說他一生下來就是白胡子老頭兒,并稱他為“老子”,是在神化他的同時又在親近他,因為白胡子老頭就像圣誕老人,是德高望重、和藹可親的象征。而漸漸長大即將來到洛陽的老子,又會給我們帶來什么驚喜呢?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洛陽晚報(2008-07-0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