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走進洛陽 >> 印象洛陽 >> 瀏覽洛陽

洛陽古代樂舞⑧《蘭陵王入陣曲》與假面舞

2014/7/1 16:52:25 點擊數: 【字體:

洛陽古代樂舞⑧《蘭陵王入陣曲》與假面舞

蘭陵王入陣曲 李玉明 繪圖
 
    今天人們看到的戲曲臉譜,相傳與代面有關,這是一種假面舞,源自北齊《蘭陵王入陣曲》。

    蘭陵王高長恭是北齊將領,長相柔美。他打仗時,要戴上猙獰的假面具來威懾敵人。一次邙山大捷后,將士們為他作此樂舞,后稱代面,也叫大面。

    1 “美男戰神”與邙山大捷

    對一名武將來說,長相過于柔美,真是令人煩惱。想想看,假如蘭陵王不戴假面具,每次上戰場,就要被對手指指點點地圍觀,這仗還怎么打?

    蘭陵王名高長恭,北齊皇室子弟,又名高孝瓘(guàn)。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高歡及其長子高澄均為東魏權臣。公元549年,高澄密謀篡位,不料被家奴蘭京刺殺。次年其弟高洋取代東魏,建立北齊,定都鄴城(今河北臨漳)。數年后,宇文覺取代西魏建立北周,定都長安(今西安)。曾為北魏舊都的洛陽,一直是雙方爭奪的軍事重地。

    高澄被殺時年僅29歲,留下了六個年幼的兒子,其中高長恭排行第四,后被封為蘭陵王。史載他“貌柔心壯,音容兼美”,十分英勇善戰。不過,這位歷史上著名的“美男戰神”,卻連自己的母親是誰都不知道。

    后人推斷,高長恭的母親可能是高澄府中的一名婢女,地位連官妓都不如。因為他的五弟安德王之母陳氏為“廣陽王妓”,史書中都有記載,他的母親卻沒有留下姓名。在那個講究血統、門第的時代,高長恭的尷尬可想而知。他處世低調,待人寬厚,一點兒也沒有皇室子孫的架子,平時哪怕得到一瓜數果,也會與將士分享,這讓他深得人們擁戴。

    身為武將的高長恭還有一個煩惱,就是長得太美。在戰場上,這種相貌不能威懾敵人,使他深感苦惱。無奈,他為自己制作了猙獰可怖的假面具,每次打仗時戴著它,幾乎戰無不勝。

    公元564年,北周興兵十萬,圍攻北齊重鎮洛陽。眼看齊軍要落敗,洛陽即將失守,皇帝急詔三路大軍馳援。高長恭身為援軍主帥,親率五百鐵騎突入重圍,一直攻到金墉城下。守城將士分不清是敵是友,將他困在城下。危急時刻,高長恭摘下面具,城頭將士歡呼起來,打開城門接應。最終,士氣大振的北齊軍反敗為勝,打得北周軍丟盔棄甲,狼狽逃竄,自邙山至谷水,“三十里中,軍資器械,彌滿川澤”。

    這是一場著名的“洛陽保衛戰”,史稱邙山大捷。北齊將士為頌揚高長恭的英勇,當場作了《蘭陵王入陣曲》,邊唱邊舞。

    2 “不得不死”的悲劇命運

    邙山大捷后,高長恭威名遠揚,被加封為尚書令。他擔心功高震主,依舊夾著尾巴做人。比如,皇帝為了獎賞他,送他20名美妾,他只接受了一個,其余的都退回去了。

    為了進一步表明自己沒有野心,他還故意收受賄賂,用抹黑自己的方法以求避禍。但這并非萬全之策,一天,他的部屬相愿問:“您這是貪財自污嗎?要是朝廷猜忌您,僅憑這個罪名就足以治您的罪了!”

    高長恭一聽,流著淚問他怎么才能保全自己。相愿說:“您以前就功勛卓著,如今又有邙山大捷,聲威太重,不如稱病在家,別再參與國家大事了。”高長恭聽從了他的建議,開始稱病不出。有一次敵寇侵擾,江淮告急,他害怕再次被委以重任,竟埋怨自己:“我去年臉上長癰,今年這病怎么不發作呢?”

    盡管高長恭處處小心,可是該來的還是來了。一天,北齊后主高緯聽了《蘭陵王入陣曲》,裝作關心他的樣子說:“你入陣太深,萬一失利怎么辦?以后可要注意安全。”高長恭受寵若驚,順口說了一句:“家事親切,不覺遂然。”話一出口,他就后悔了:國家的事,只有皇帝才有資格說“家事”,自己這么說,不是往槍口上撞嗎?

    果然,小心眼兒的高緯想來想去,還是決定除掉堂兄高長恭。公元573年五月,他派人送來一杯毒酒。高長恭悲憤至極,對心愛的妃子鄭氏說:“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鴆也!”鄭氏勸他:“何不求見天顏?”在她看來,這只是兄弟間的一場誤會,只要向皇帝求情,就可能討回性命,然而,高長恭心里明白,求情根本沒有用。他燒掉了別人欠他的千金債券,留下一句“天顏何由可見”,便將毒酒一飲而盡,死時年僅33歲。

    高長恭一死,北齊王朝失去了軍事支柱,四年后便被北周滅掉,高氏子孫幾乎全遭屠戮。不過,在龍門石窟萬佛洞內,人們發現有兩尊地藏、觀音菩薩造像,造像題記稱,此為“蘭陵王孫高元簡”造于大唐永隆二年(即公元681年),可見高長恭并未絕后。

    3 《蘭陵王入陣曲》的后世流傳

    《蘭陵王入陣曲》雄渾悲壯,古樸悠揚,北齊滅亡后被保存下來,隋朝時被列入宮廷樂舞,時常進行表演。唐代流行的假面舞——代面,也稱大面,就源自《蘭陵王入陣曲》,后來的戲曲臉譜,相傳也是由此而來的。

    《舊唐書·音樂志》記載:“代面出于北齊。北齊蘭陵王長恭,才武而面美,常著假面以對敵。嘗擊周師金墉城下,勇冠三軍,齊人壯之,為此舞以效其指揮擊刺之容,謂之《蘭陵王入陣曲》。”

    唐人段安節在《樂府雜錄》中,曾描述這個獨舞的角色:“戲者衣紫、腰金、執鞭也。”不過,中唐時,《蘭陵王入陣曲》漸漸失去武曲本色,演變成軟舞。唐玄宗李隆基認為其“非正聲”,遂下詔禁演。

    當時中日交流頻繁,《蘭陵王入陣曲》流傳到日本。公元749年,奈良王朝女皇高野姬在宮中看了這個樂舞表演,非常喜歡。之后,在賽馬節會、相撲節會甚至天皇即位等重要場合,《蘭陵王入陣曲》都是必不可少的樂舞節目。

    作為在日本極受重視的正統雅樂,《蘭陵王入陣曲》以舞者代代親授的方式傳承,一直流傳到現在。如今,日本奈良元月十五“春日大社”舉行古典樂舞表演時,《蘭陵王入陣曲》還是第一個要表演的節目。它仍是一人獨舞,表演時,手持短棒的“蘭陵王”頭戴怪獸面具,身穿刺繡紅袍,腰系金帶,在古典樂器的伴奏下緩緩移步,節奏緩慢,意境蒼涼。

    我國宋代時還流行代面舞,南宋時也有樂府曲牌名《蘭陵王慢》,但已“殊非舊曲”。《蘭陵王入陣曲》就這樣在中國逐漸失傳,好在日本的《蘭陵王入陣曲》還保留了一些原貌,讓人可以回味它的最初模樣。

    高長恭死后葬在“鄴城西”,即現在的河北省邯鄲市磁縣城南5公里處,墓冢高大,建有碑亭。1992年,由日本奈良大學教授率領的雅樂團來到這里,在墓前演出了《蘭陵王入陣曲》。此時距該曲問世已有1400余年。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洛陽晚報(2014-07-0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