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走進洛陽 >> 印象洛陽 >> 瀏覽洛陽

洛陽古代樂舞⑥ 撲朔迷離的火鳳舞

2014/7/2 17:17:35 點擊數: 【字體:

洛陽古代樂舞⑥ 撲朔迷離的火鳳舞

高陽王元雍有個姬妾名叫艷姿,擅跳火鳳舞,并以此“寵冠諸姬” 李玉明 插圖

    北魏楊炫之在《洛陽伽藍記》中說,高陽王元雍有寵姬艷姿,善跳火鳳舞,這是有關火鳳舞的最早記載。到唐代,火鳳舞依然盛行,詩人們對它津津樂道,并留下一些詩篇。然而,這種給人留下無限遐想的樂舞究竟是什么樣子,今人很難說得清。

    1 元雍豪奢,尤好聲色

    關于火鳳舞的史料不多,但毫無疑問,它與洛陽關系密切。北魏時,高陽王元雍有個姬妾名叫艷姿,擅跳火鳳舞,并以此“寵冠諸姬”。此事記載于楊炫之的《洛陽伽藍記》中,這也是火鳳舞的名字第一次出現。

    元雍是魏孝文帝拓跋宏(即元宏)的弟弟,在歷史上以奢靡著稱。他少年時深得孝文帝器重,后歷宣武帝、孝明帝二朝,更是貴盛至極,富甲天下。

    孝明帝正光年間(公元520年至525年),胡靈太后執政,元雍被委以重任,總攝內外。他住在洛陽城南津陽門外,園林宅邸,出入排場,都與皇帝不相上下。不過,此人資質平常,對權力倒沒太大欲望,他是個享樂主義者,最熱衷的還是“食色”二字。

    元雍喜歡美食,一頓飯就要花費數萬錢。這讓陳留侯李崇感嘆不已:“高陽一食,敵我千日。”意思是說,元雍一頓飯花的錢,就夠他吃三年的了。

    除了美食,元雍還喜歡聲色,在這方面更下功夫。當時洛陽城南有二里弄,一為調音里,一為樂律里,每日絲竹之聲不斷,“天下妙伎出焉”。元雍家住城南,挑選歌姬、舞女很方便,竟在家中養了僮仆六千,美姬五百,每天通宵達旦地歌舞作樂。

    河間王元琛生性貪婪,自命風流。他為與元雍斗富,也蓄美姬三百,并從西域多購名馬,連馬槽都以純銀打造。一天,他請來章武王元融,讓他參觀自己堆滿倉庫的奇珍異寶,并自負地說:“不恨我不見石崇,只恨石崇不見我!”元融本想著只有元雍比自己富,沒料到元琛也這么有實力,氣得回家臥床了三日。其實,真要和元雍斗富,他和元琛都不是對手。

    元雍姬妾眾多,仍不滿足,還想討要宮中的美女。胡靈太后答應了,但元雍等不及,竟派人偷偷進宮“拐騙”了四個美人回來。以他的身份和地位,做這種事真是荒唐至極。

    對元雍如此行徑,他的妻子崔氏當然有意見。當初崔氏年輕美貌,元雍在原配盧氏死后,不顧皇帝反對把她娶回了家。但后來崔氏年老色衰,元雍開始嫌她礙事,先是疏遠,后又幽禁,直到最終將崔氏毆打致死。在喜新厭舊的元雍這里,艷姿能以火鳳舞長期“寵冠諸姬”,可見其別具魅力。

    2 艷姿善舞,名留千載

    艷姿長得美,也會打扮,喜歡在鬢發上貼金箔進行裝扮。宋元時期,女作家龍輔在《女紅余志》中就記載,“元雍姬艷姿,以金箔點鬢,謂之‘飛黃鬢’”。后世很多女子學她的樣兒,比如在《金瓶梅》中,潘金蓮曾“露著四鬢,上粘著飛金貼,粉面額上貼著三個翠面花兒”。

    公元528年,胡靈太后將她的親生兒子孝明帝毒死了,洛陽城的歌舞升平就此被中斷。盤踞山西的爾朱榮借機進逼洛陽,溺死胡靈太后,并將元雍為首的兩千多名北魏皇族、百官公卿趕到黃河邊進行屠殺,史稱“河陰之變”。

    元雍死了,他那些能歌善舞的美貌姬妾沒了依托,要么遁入空門,要么嫁與他人。善跳火鳳舞的艷姿不知所終,關于她的故事,是通過另一個人的口傳出來的。

    在元雍的姬妾中,有一個美人徐月華善鼓箜篌(箜篌kōng hóu,古代弦樂器,分臥式、豎式兩種),尤以《明妃出塞曲》最能打動人心。后來,衛將軍原士康將她收為側室,就住在城東南的青陽門附近。她常對原士康說,高陽王有兩個絕色美姬,一名修容,一名艷姿。修容最拿手的是綠水歌,艷姿最拿手的是火鳳舞,兩人“愛傾后室,寵冠諸姬”,別人是比不了的。原士康聽了心下神往,就常令徐月華也鼓綠水、火鳳之曲。

    河間王元琛活著的時候,一心要與元雍斗富。其實,在蓄歌姬舞女這方面,他倒真沒有輸。比如,元雍有修容、艷姿和徐月華,他身邊也有個著名的女子叫朝云,善吹篪(chí,一種類似竹笛的樂器)。

    據史料記載,朝云能為《團扇歌》《隴上聲》。元琛出任秦州刺史時,羌人屢屢叛亂,讓他很頭疼。后來,他靈機一動,讓朝云扮成一名貧苦老嫗,到羌人叛亂的地方吹篪行乞。羌人聽得思家落淚,紛紛歸降,“快馬健兒,不如老嫗吹篪”,說的就是此事。

    3 火鳳之舞,引人遐思

    艷姿最拿手的火鳳舞,一直盛行到唐代。初唐史學家、詩人李百藥有《火鳳辭》,描述了他看到的火鳳舞:

    歌聲扇里出,妝影扇中輕。未能令掩笑,何處欲障聲。

    知音自不惑,得念是分明。莫見雙顰斂,疑人含笑情。

    佳人靚晚妝,清唱動蘭房。影入含風扇,聲飛照日梁。

    嬌顰眉際斂,逸韻口中香。自有橫陳分,應憐秋夜長。

    從這首詩可以看出,火鳳舞柔美舒緩,歌舞并重,表演者手持羽扇,淺笑嫣然,極富漢族傳統樂舞——清商樂舞的特征。

    然而,北魏時期流行的樂舞,是“中國舊樂雜以羌胡之聲”;中唐之后,胡樂、胡舞、胡妝更是在洛陽廣為流行。元稹有一首《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法曲》詩,其中幾句寫道:“自從胡騎起煙塵,毛毳腥膻滿咸洛。女為胡婦學胡妝,伎進胡音務胡樂。火鳳聲沉多咽絕,春鶯囀罷長蕭索。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競紛泊。”

    不少人據此推斷,火鳳舞是從西域傳過來的胡舞。不過,這種說法似乎并不確切。因為在元稹詩中,與火鳳舞相提并論的“春鶯囀”是清商樂舞,更是唐代典型的軟舞,張祜有詩《春鶯囀》,稱“內人已唱春鶯囀,花下傞傞軟舞來”就是明證。

    春鶯囀傳入朝鮮后,被載入《進饌儀軌》,從而留下了對此舞的詳細描述:“設單席,舞妓一人,立于席上,進退旋轉不離席上而舞。”其所附舞圖中,舞妓頭戴花冠,身著黃絹衫,束紅繡帶,足著飛頭履;其歌詞為:“娉婷月下步,羅袖舞風輕。最愛花前態,君王任多情。”由此可以看出,它還保留著原舞的風貌。

    再看元稹的詩,表達的應是隨著胡妝、胡樂等的流行,火鳳舞、春鶯囀這樣的漢族傳統樂舞漸漸沉寂了。

    晚唐時,詩人李商隱大概看過畫中的火鳳舞,他在《鏡檻》一詩中,留下了“撥弦驚火鳳,交扇拂天鵝”的句子。此時的火鳳舞,也許已與原來的輕歌曼舞有所不同,但仍以扇為舞器。

    今天,也有人認為火鳳舞可能表現了鳳凰“浴火重生”的主題,但這是郭沫若先生的“創造”,中國古代神話并無這一內容。北魏艷姿留下的火鳳舞,因這些小小的謎團,更加引人遐思。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洛陽晚報(2014-07-02)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